
台大醫學系學生將教材編纂成「醫用台語教學」專書,醫用台語講座課程以此作為講義。記者張雅雯攝影
台大醫學院雖然沒有將「醫用台語」列為正式課程,但醫學系學會每學期都會邀請專科醫師開設講座,讓有興趣的醫學生免費參加,並且匯整出「醫用台語教學」專書,成為許多單位推廣醫用台語的教材。
主編這本書的朱子宏,目前是醫學系七年級的學生,他表示,系學會很早以前就辦過類似講座,後來一度中斷,當年學長準備的講義也沒有留下來,因此在二○○六年復辦時,當年大四的他開始有系統的整理這些講義,經過院內許多專科教授協助以及台文研究老師提供意見,目前新增婦產科的修訂版也到了第二刷。
其實朱子宏原本不會講台語,他表示,大四時每周五要到醫院見習,發現如果不熟悉台語,跟病人溝通必須透過家屬或護士的二手傳播,不利於醫病互動,後來看到同學張之嚴的父親購買一套台語拼音的教材,他便請同學教他認拼音,並且看一些台語老師架設的網站來學習,這也促使兩人後來主編「醫用台語教學」一書,除了將各種醫用專有名詞用台語羅馬拼音呈現,也蒐羅各專科台語醫病溝通的常用對話。
「我的台語如果本來是零分,現在應該有七十分的水準了!」朱子宏表示,有了教材後,即使是僑生,只要看得懂拼音就能自學,至少進入臨床後不會完全鴨子聽雷。
台大醫學系學會醫用台語班負責人謝永雋感受也很深刻,因為去醫院分組見習時,家屬完全只跟會講台語的那個醫學生講話、讓他主述,不會講的人只能默默跟在後面記錄。
目前上醫台班的多數是大四以上的學生,除了台大學生可免費聽課,謝永雋指出,有不少陽明大學的同學也多次來參加,可見對於不會講台語的新生代來說,這個需求的確存在,大家也很有心要做好醫病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