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雅雯台北報導】高鈉飲食習慣成為防治高血壓的漏洞,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在一百個社區、職場宣導「血壓監測與飲食減鹽」,對四千名民眾進行問卷調查,結果有三成四民眾不知道每日食鹽攝取不應超過六公克,近七成外食時不會要求店家減少使用鹽、味精或滷汁等醬料,長久下來會導致血壓控制不佳。
根據世界高血壓聯盟統計,十個高血壓患者中,有三個是因為高鈉飲食導致,高血壓學會秘書長王宗道表示,一般民眾一天鈉攝取量不應超過兩千四百毫克,也就是一天不超過六公克食鹽、約莫一茶匙的量。
若已經是高血壓患者,鈉攝取量應該減半、甚至更低,研究顯示每天減少六公克食鹽,可以幫助收縮壓降低十毫米汞柱,等同一種降血壓藥的效果。
目前國人平均每日食鹽攝取量高達十至十二公克,幾乎是正常值的兩倍,如何得知自己的飲食超標?王宗道提醒,定期監測血壓仍是最好的方式,建議每天晚上睡前以及早上起床還未吃藥前,都應測量血壓值;若家有高血壓病史者,最好二十五歲以後就養成定期記錄血壓的習慣。
此外,有些人白天血壓均能正常控制,不過晚上睡覺時血壓常不自覺飆高,會增加清晨起床時突發腦中風的風險。王宗道指出,這類「假面高血壓」患者約占一成,若一周早上測量的血壓平均值超標,就該就醫或請醫師增加睡前的用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