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對治中,修道時若是遇到障礙時,就應修持相關助道法門,以對治遮障。已說明貪欲瞋恚的對治法門,以下介紹愚痴邪見的對治法:
執取斷見、常見而破壞因果時,以三世(過去的無明,才有今生的我;今生善惡造作,影響來生因果)因緣觀來對治;執著我與人時,以二世因緣觀(過去無明才有今生的我,現世的五陰,也是因緣和合而生)對治;執著自性是實有的,以一念中具足十二因緣觀對治。
明利的覺觀生起時,以收攝身心的數息觀對治;昏沉生起時,以觀息提起正念來對治;半沉半明覺觀生起時,以隨息觀對治。修這些助道法門,能開闢解脫涅槃門。
知次位
未開涅槃門之前,獲得其中一種的解心,就能獲得一種的禪定,此時應好好思量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境界?不要妄把草木瓦礫,當做是琉璃珠。假使是獲得禪定的境界,要審量此時是什麼樣的煩惱滅除了?是滅除見惑了嗎?還是滅除思惑呢?或是滅除無明惑呢?
千萬不要什麼階位都沒有,就妄言已證得。猶如一般老婆的叫聲,毫無意義,而濫擬生死,以為是涅槃。又好像怪鳥作空空聲,豈得胡亂濫說是與重空三昧(注{1})相同呢!這是未能認識修道階位,都還未與觀行位(注{2})、相似位(注{3})相應,就濫貪說已達上位,這是行人要審思的!
明安忍
若內、外障礙生起時,應當要安忍。若不能忍,即是敗壞菩薩;若是能安忍不動,即能成就菩提薩埵,獲得相似的禪定與智慧。
明離愛
若得相似的禪定與智慧,是不可以生起對法的愛著;若生起法愛,會妨礙獲得真道。假使沒有退墮的話,就能自在無礙,如風行於空中一般,進入銅輪位(十住位),破除無明惑,成就無生法忍。如《法華經》所說:「獲得大白牛車,其車高廣眾寶莊校,又多僕從而侍衛之;若乘此寶車(乘),能直至道場。」
注釋:
{1}重空三昧:有總、別二名。別者,單指三種三昧中第一種「空三昧」;總者,兼稱無相、無願三昧。
{2}觀行位:圓伏五住地煩惱,猶未能斷除見惑。是圓教的外凡位。
{3}相似位:圓教的十信之位。於初信位斷除見惑,於七信位斷除思惑,於第八、九、十信位斷除沙塵惑。此是圓教的內凡位。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