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宮廷裡也有供奉著西洋傳教士,其中最著名者為義大利籍傳教士畫家郎世寧,深受皇帝及其他官員的寵愛,一直在宮中任職。
他於康熙五十四年(一七一五)抵達中國,並將歐洲油畫寫實技巧及焦點透視法介紹給滿清皇親大臣及宮廷藝術家。
早期的作品,較少受到皇帝干預,畫面極富深遠感和立體感,具有歐洲油畫風格與情調。每逢過年、端陽、萬壽等喜慶節日,郎氏遵照皇帝旨意進行創作,作品包含帝后肖像、珍禽走獸、靜物寫生,以及歷史紀實畫,也經常為紫禁城及圓明園各景區繪製不同尺寸的隔扇、貼落(張貼於牆上的字畫)及室內陳設畫片。
郎世寧「百駿圖」依據清宮內務府資料記載,從雍正二年三月開始繪製,卷末署款:「雍正六年歲次戊申仲春」,整張長卷(長八○三公分,高一○三公分)逾時四年才告完成。雍正顯然非常滿意他的表現。
展地:國立故宮博物院
展期:即日起至明年一月十日
「百駿圖」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