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教手札18--嵇藝華 期許特教學童快樂生長

人間社記者吳玉惠 |2006.05.10
329觀看次
字級

畢業於實踐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系」的嵇藝華老師,在即將離開校門大四那一年,因修特殊教育學分,與同學前往「自閉症兒童發展中心」,觀察自閉症學童,記錄其學習常態與生活行為模式,因而有這份因緣,爾後奉獻心力於特殊教育的岡位上。

群群(化名)是目前社會大眾統稱的「新台灣之子」,是位重度腦性麻痺及尿崩症患者的學童;爸爸是聾啞殘障者,家族為了延續香火,遠赴越南娶回群群的媽媽;雖然能說流利的國語,但不認識國字;爸爸在父母的寵愛下,對群群及媽媽的狀況無視於其痛苦的煎熬;家境不甚寬裕,媽媽照顧成天只能躺著又嚴重弱視只會哭鬧的群群,在這種惡性循環下,根本沒有多餘的心力去照顧群群正常的妹妹,媽媽不得不痛定思痛的將群群送回越南娘家,給自己的母親照顧。並準備外出賺錢貼補家用。

嵇藝華說,這麼做對群群的病症可能幫助不大;嵇藝華言至於此很感傷的表示,外婆年紀慢慢大了,群群是不是就這樣躺著一輩子,屆時又誰照顧這孩子?

嵇藝華娓娓訴說著自己小時候罹患輕微的「感覺統合失調」,平衡覺與本體覺較差,說話發音不正確,表達能力不好,「你呷飯未?你呷飽未?」這兩句話幾乎沾滿童年的語言世界;母親疏於醫學常識與心靈的輔導,以至於童年生活充滿自卑與失落感。

有鑑於此,嵇藝華對特教班學童期許,讓他們擁有快樂生長環境,希望孩子能克服身體學習障礙,能無畏的接受挑戰,勇敢的向前邁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