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春秋】滄海還是蒼海

吉天 |2009.12.07
7695觀看次
字級

中國成語中,「滄海」 兩字出現頻率不低。譬如,滄海一粟、滄海桑田、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等等。詩詞裡,「滄海」也是常用詞。

曹操有詩名〈觀滄海〉,頭兩句就是「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詩仙李白〈行路難〉最後兩句是「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元稹悼念亡妻,有詩〈離思〉最是精采絕倫:「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李商隱也有名句「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傳世。

可是,常常有人把「滄海」寫成「蒼海」,兩者常混用。那麼,究竟兩者孰對孰錯,有何區別呢?

讓我們先看看「滄」和「蒼」的釋義:

滄,水青綠色。《法言‧吾子》說:「浮滄海而知江河之惡沱也。」

蒼,青色(深藍或暗綠色),《詩經‧秦風‧黃鳥》裡有:「彼蒼者天,殲我良人。」蒼,亦作灰白色,如杜甫〈贈衛八處士〉:「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現代有詞語「蒼天」、「蒼白」、「蒼生」、「蒼松」、「蒼蠅」等。這些詞語有個共同點,那就是都跟水不沾邊。

由此看來,把「滄海」寫成「蒼海」是錯誤的。且慢,蒼海是個地名,乃漢武帝在東北邊境設立的一個郡,管轄著現在中國東北、朝鮮和俄羅斯遠東地區各一部分。

武帝設置此郡,一是為了打通跟東北亞地區的通道,二是為削弱衛氏朝鮮的影響,三是為了隔斷匈奴同衛氏朝鮮的聯繫。

有趣的是,滄海也是個地名:

其一是中國古代對東海的別稱。《初學記》卷六言道:「東海之別有渤澥,故東海共稱渤海,又通謂之滄海。」

其二是神話傳說中仙人居住的島名。《十洲記》中說:「滄海島在北海中,地方三千里,去岸二十一萬里,四面繞島,各廣五千里,水皆蒼色,仙人謂之滄海。」

這兩個地名非常容易混淆,而且,古人好用通假字,像古人把漢水稱為「滄浪之水」或「蒼浪之水」。於是,滄海、蒼海兩個詞語被人為混用。不過,就辭彙本意而言,大多數情況下應作「滄海」;至於「蒼海」,還是少用為妙。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