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時代雜誌》報導,過去十年美國厄運連連,從二○○○年科技股泡沫破滅起,接著是震驚全球的「九一一」恐怖攻擊,引發美國發動阿富汗、伊拉克兩場陷入泥淖的戰爭,加上卡翠納風災肆虐,然後是金融海嘯,從二○○○到二○○九年,美國的經濟不進反退,造成民心低迷,堪稱美國「地獄的十年」。
台灣狀況也類似,從一九八八年開始,由於閉關自守,導致經濟走下坡、民心低迷,經歷失落的二十年。
美國「地獄的十年」,是源於本身的傲慢,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期,蘇聯解體後,美國成為世界僅存的超級強權,引起各國普遍反感,尤其以伊斯蘭教國家,反應最為激烈,「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事出有因,而美國經濟國勢的凋零,也是有跡可循,只是麻木不仁罷了。
台灣經濟是以外貿為導向,如果無視大陸的存在,就形同「鎖國」,從前總統李登輝宣布戒急用忍政策開始,不啻宣告台灣的經濟將面臨頹勢,非但亞太營運中心必然失敗,台灣亦無法與世界連結,經濟發展沒前景,自然逐漸萎靡。
《紐約時報》日前一篇專論文章,即認為台灣商業布局大陸晚了十五年以上,現在欲與大陸企業、國際知名廠商一爭短長,有相當大的困難度,因為江山代有才人出,當年未能及時抓住,機會稍縱即逝。
不過,美國人知道反省,深刻了解錯過了時機,但台灣則不然,目前還在為兩岸關係發展事宜,進行無謂的內耗,殊不知兩岸關係只能順其自然,沒有拒人於千里之外的空間,台灣要想與國際接軌,就必須讓兩岸關係平順走下去。
隨時保持謙卑的心,維持與人為善的心志,此乃立足地球村必須念茲在茲的事,美國在過去十年未能力行立國精神,「地獄的十年」國勢日益衰頹;對照海峽兩岸二十年來呈現的明顯國力消長對比,台灣也有「失落的二十年」,殷鑑不遠,以開放心態看待兩岸關係,始為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