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之歌】池塘野地的況味

楊淑如 |2009.12.01
1043觀看次
字級

風涼乍起,黃金葛盆栽旁的一片竹葉青枯葉落入小水缸裡,憶起朱熹〈偶成詩〉:「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之意境。

拿在手中的是徐仁修的書,攝影及文章並茂,想著作家童年經驗引導他走向荒野探險、擔任保育義工的過程。

童年對我也是同等可貴。雖住在熱鬧學區,但自家後院有不少的花果樹木,附近也有野地、小池塘可以享受田園之樂。

課餘總愛觀察牆腳邊靜靜地開放的粉紅的酢醬草、白色鬼針草、紫色藿薊草,它們好似和對門老農夫籐架上的瓜類黃色花朵互別苗頭,不過蝴蝶、蜜蜂一律公平對待每朵花兒。不會覬覦眼前鄰居的絲瓜、白菜和番茄,但爺爺家的葫蘆、紅菜及番薯也還不見送來的消息,於是紅通通的蛇莓與黑藍藍的龍葵,就成了嘗鮮的對象。

午間雷雨是兒時的一種震撼經歷。雨剛開始時像蜻蜓點水,池面水黽驚慌地逃逸。水蘊草花,在大肚魚所吐出的泡泡中努力向上伸展,濕泥池畔一整排蕨類捲曲得像新燙的頭髮。滂沱大雨接著傾盆而下,茭白筍水田邊的蝸牛,都爬牆避難,電線上的麻雀,倏地飛入屋簷下,安然地閒話家常。

大地經過沐浴,蜘蛛在芋葉間披網,綴滿了晶瑩水露,野花也何等美麗。有時,黃昏會出現一道彩虹,夜晚星月交輝時分,總有螢火蟲的綠光以及蟲鳴蛙叫伴我入眠。

光陰不可輕,歲月流逝讓我們失去了許多東西,卻也清楚告訴我們什麼是真正在乎的,短促且真實的生命接觸,是記憶中對自然之愛最親切的延續。佛教主張「眾生平等」,大自然為人類的共同資產,這生生不息的源頭,應該多多珍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