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當年】林田山

空谷幽蘭 |2009.12.01
889觀看次
字級

舊名「摩哩沙卡」的林田山,近些年來以其世外桃源之姿,向世人展現其無比秀麗的風情。遊人們緬懷林業歷史,我則緬想童年歲月。

小時候的林田山,山水環繞,有清雅的題詩亭、依地勢修砌的水泥階、坐落有序的檜木屋、直通深山捎來林業訊息的小鐵道,更有日夜奔馳不懈的小火車。

小巧的森榮國小,是林田山唯一的學校。

家臨火車站,上學捷徑是直接踏上滿地厚厚的樹皮碎屑,一段漸陡的坡地,加上閃避穿梭的蒸汽卸材機,有夠驚險!

另一路徑,是沿車站半圓形小鐵道繞行。踩在堅硬狹窄的鐵軌上,落足在間隔等距的枕木上。

最規矩的走法是從門口的水泥路出發,古樸的街道轉幾轉,再登上細數不知多少回的石階,一整排桂花忽地向人招展,盡頭處右轉便到了。

記憶中,森榮國小有三種盛會最堪回味———運動會、猜謎大會、遊藝會。

每逢運動會,工友小姐照例製作起紅繡球,把小操場裝扮得繽紛耀眼,為素雅山城增添幾抹鮮艷色彩。

猜謎大會時,操場掛滿長條紅紙。猜中的學生,眉飛色舞地撕下紅紙,直奔教室向老師領獎。

遊藝會是晚間上演的年度大戲。從幼稚園到各年級,均在禮堂

———中山堂推出精采節目:民族舞蹈、山地歌舞、話劇。把小禮堂擠得水洩不通。

檜木禮堂是社區禮堂,小學在此辦活動,居民夜幕低垂時於此觀賞免費電影。

那年頭,黃梅調電影盛行。武俠片、歌舞片、時代劇、西部牛仔片等,也大行其道。

看電影的人不限本地民眾,其他鄉的鄉民會扶老攜幼,特地搭小火車或乾脆長途跋涉而來。掌聲、笑浪穿透板屋,溶入半山的漆黑中。

四十年過去,淡忘了多少人與事。如金剛經所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再度回到林田山。山水依舊,涼亭猶在,只是景物縮小,火車站不見,鐵道成了馬路。

漫步廢校的老操場,山色如新,青澀歲月無蹤。走進空蕩蕩的教室,一抬眼,黑板上幾個斗大的字:永遠的森榮國小。

望著不遠處的禮堂,傾頹破落的模樣,親切又陌生。曾有的歡笑與喧鬧,似乎從空氣的深層底處傳來,蕩漾在空幽的山城。

後記:中山堂業已仿古重建,和當時風貌一致。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