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各國政府祭出大量的拯救經濟政策,總算快要救回滅頂的全球經濟,世人都在慶幸即將走出金融海嘯時,中東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第二大酋長國杜拜,國營企業「杜拜世界」爆發信貸危機,宣布暫延還借款,引發全球股災,台股好不容易攻上七千七百點關卡,一天就重挫兩百四十八點,投資人人心惶惶,分析師則信心喊話,說這裡是台股長期投資的起漲點。
其實金融海嘯爆發後,就有許多金融出版品預言杜拜存在崩盤危機,因為杜拜的國家總借款額度高達六百億美元,各國銀行多有投資,極為可能引爆二次金融海嘯;然而,這類唱衰經濟前景的新聞,不容易出現在主流媒體,媒體報導是各國如何救市、景氣如何復甦,甚少追蹤還沒爆發問題的事。
杜拜過度舉債投資,只是全球金融危機的冰山一角,由於過去十餘年金融業發展出的槓桿操作獲利太誘人,不少國家都像杜拜一樣,大量借款用於國家建設或投資,金融海嘯一來,小國(如冰島)應聲破產,稍有實力一點的國家(如杜拜)則撐得久一點,但最後還是不堪巨額負債。
其實,全球經濟存在相當多的不穩定因素,如全球暖化使氣候異常,造成各國的天災,折損經濟成長數字,也引發全球糧荒危機;而且,日本經濟評論家朝倉慶救在《大恐慌入門》一書中指出,隱藏在避險基金與對沖基金下的可能債務,高達數百兆美元,這些都是金融未爆彈。
正當台灣沉浸在和對岸簽署MOU、ECFA的利多,政府與財團全力拉抬景氣,製造經濟復甦的態勢,股票不斷上漲,房地產不斷飆升,台灣經濟看似前景無限時,卻忽略了黃金價格也不斷創歷史新高,無論媒體或分析師如何將黃金熱潮解釋為「投資」,而非避險,但黃金在人類經濟歷史上的角色就是避險,就是看壞未來經濟價格,因為黃金是保值商品,歷來只有在亂世才會飆漲,也就是說,當世界有那麼多人願意追高,極有可能是看壞未來經濟。
昨天冰島,今天杜拜,明天會是誰?別以為杜拜危機與你我無關,全球金融業投資於杜拜的金額,高達六百億美元,這些錢多半是以共同基金、債券等方式向投資人與企業募集,等於全世界突然間又得承受六百億美元的虧損,雖然後續效應還需要觀察,不過,恐怕各國原本看好的明年景氣,要做修正了。
任群宇(北縣新店/金融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