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贏成習慣的秘訣

王乾任 |2009.11.29
1086觀看次
字級

書 名:給你贏的習慣
作 者:金玉杓
譯 者:陳麗如
出版社:大田


教人追求成功的know-how書很多,甚至教人培養成功所需的「習慣」的書也不是沒有過。《給你贏的習慣》一書中談的觀念,在不少同性質主題的作品裡也都提過了,那麼為什麼還會想要推薦《給你贏的習慣》?

其實有兩個原因,第一是這本書寫得淺顯易懂,作者鋪陳說理與舉證的方式如行雲流水,非常流暢,好讀且自然而然就能把書中的觀念記住。市場上的勵志書雖多,不說教只說故事的書也很多,但要把故事和道理說得好,讓人愛聽想聽甚至想拜託作者繼續講的書卻不多,《給你贏的習慣》算是能夠名列其中的佳作。

第二個原因是我喜歡作者破題談到的第一個贏的習慣─把自己變成自動自發的動詞型組織。就是這個「動詞型組織」的觀念非常吸引我,讓我從中感受到作者想要傳遞給讀者的能量和活力。

「動詞型組織」,說穿了就是要人積極進取、樂觀向上,可是這些陳腔濫調讀完書後,老早拋到腦後去了。但是,「動詞」這個概念就有趣了,作者要我們不要當名詞、形容詞這些,而要當個動詞,如果是個人就當動詞人,企業組織就當動詞組織。

無論人或企業,想要成功,沒有光是躺著等待就能成就的,一定需要積極的活動起來,持續保持活動的狀態,產品要熱銷、利潤要提升都要靠活動,積極活動雖然不一定能夠成功(這只是第一個習慣,還需要後面二十一個習慣配合),但不動起來就絕對沒辦法。也就是說,讓自己保持旺盛的活動力,隨時積極主動出擊,以實際作為取代無聊口號,評量標準以動詞為依據(而非名詞)。

動詞狀態與名詞狀態最大的不同在哪裡?從組織策略的制定來說,名詞型組織會找出一堆概念與口號,製作成企劃書,至於該如何落實,沒人知道。至於動詞型組織則會把目標鎖定在「找尋組織活路」身上,一切策略與執行計畫的思考全都以動詞來表達,例如現場化改為權力下放,集中化改為團結合作,清潔整齊等口號標語改成「在賣場的地板保持沒有半根頭髮或垃圾」的可具體執行且檢驗的呈現方式,絕對不允許胡混散漫,組織上上下下全部都得動起來。

本書其他二十一個要傳遞給讀者的好習慣分別是保持對工作的熱情、時間管理、創新、自我行銷、獨一無二性、學習的學校在工作、員工的福利在訓練、作業流程的建立、目標的確定與評量、重視細節、失敗是成功之母、全部的人都應該是行銷達人、從現場找答案、顧客是最厲害的行銷人/傾聽顧客的聲音、客戶關係管理是種習慣、打招呼的力量、微笑是最好的投資、工作執行要能起頭也懂收尾、扎實的基本功、跟著行家學、咬緊牙關兼職到最後。

我認為「動詞型組織」是本書畫龍點睛之處,其他二十一個成功的習慣全都繞著「動詞型組織」形成,閱讀時可以來回參照。其他的成功習慣雖然也很重要,但沒了「動詞型組織」,這不過是本普通的勵志成功學,有了「動詞型組織」的提醒,每讀到一個重點都會讓人很想趕快去落實,建立成習慣。

勵志書之所以難有成效,是因為一般人都懶得去實踐,實踐是最難的事情,哪一本勵志書能以最有效且能讓人將之內化成生活習慣的方法,催逼讀者去實踐書中所講,哪一本勵志書就會成功熱賣。

成功致富不是罪惡,成功致富後不懂回饋卻老是剝削窮人才是罪惡,因此,追求成功致富沒有錯,只是要用對的方式追求對的成功與財富。《給你贏的習慣》是本以輕鬆引人的方式給正確教導的成功學,值得一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