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今年光是開門七件事,就有四項被爆出有問題,最後大部分都指向中國貨出現問題,暗示中國專出產黑心商品。
的確,不少中國製產品很有問題,不過,若因某些中國貨有問題,就把整個中國說成黑心,甚至指責為黑心國家,似乎犯了個人有問題,就被推論為整個社會都有問題的合成謬誤。
我無意為中國脫罪,也不是想粉飾太平,只是想說,中國並不是所有的商品、商人都壞,台灣也不是所有的商人、商品都好,每個國家都會有為了私利,賣危害消費者健康黑心貨的少數害群之馬。
所以,把社會少數人的錯誤歸因於民族或國族性,甚至推論某個國家是黑心國,是很大的錯誤,是一種化約論的貼標籤行為,目的恐怕在汙名化而非探討問題。
二次大戰後,不少學者就鑽研日耳曼與大和民族的民族性,試圖找出這兩個民族為何殘忍無道,發動世界大戰,還搞出集中營與大屠殺;然而歷史證明,不光是這兩個民族會如此,有很多民族也都有過大屠殺惡行,包括被稱為世界警察的美國。
所謂的民族或國族是後天人為建構的,同一「種族」變成很多個民族、國族,或不同種族被同化為一個民族或國族,是歷史上常見的事,所以,民族或國族性不該作為解釋個人行為的理由。
如果台灣一碰到中國出現黑心商品、商人,就說中國黑心,那麼,按照相同邏輯,台灣也有不少黑心貨、商人被揭發,如果以民族性來歸因,是否只能說中國與台灣「本是同根生」?
黑心、山寨商品充斥,充其量只能說商業體制不健全,例如產品標示規定不明確、政府稽核企業生產製造流程不確實等,讓不肖商人有機會渾水摸魚,若是過分推論,不但有汙名化之嫌,而且恐怕有意識形態在操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