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高雄訊】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見圖,陳智華攝),昨天在師資培育大學主管聯席會上以「終身閱讀」為題演講,再以醫科生為例,批評許多學生不讀書,不知道史懷哲是那一國人。她直言,學生就是書讀得太少,才會心中沒有典範。
洪蘭近年積極推動閱讀,昨天談到終身閱讀時,舉例說,面試報考醫科的學生時,問學生:「你崇拜的醫師是誰?」學生常回答:「史懷哲」,但再追問史懷哲是那國人時,學生卻答不出來。
她又問學生,「那國內最崇拜的醫生呢?」學生想了半天才回答:「國父孫中山」。洪蘭認為,沒有閱讀習慣,心中才會沒有典範人物。
洪蘭認為,法官、老師與醫生是三個一定要進修的職業,尤其是老師會教出這三種人,更需要不斷地進修與閱讀。她強調,學校不可能把所有事情都教學生,加上時代與知識不斷進步,因此如何教會學生培養閱讀習慣,遠比教會知識更重要。
「說話是本能,閱讀是習慣」。洪蘭從科學來分析,一個孩子放在正常環境不會主動閱讀,但孩子會主動學會說話,因此閱讀一定需要培養,才能養成習慣。
洪蘭表示,引導孩子閱讀,一開始要先引發興趣,試圖用其他方式誘發閱讀動機,例如《蒼蠅王》一書難懂,但是小男生對製作模型有興趣,因此會乖乖地想把書看完,才能製作完整的模型,利用這類方式讓孩子養成閱讀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