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上漲,糖價上漲,台電發出漲價預告,鐵、公路醞釀加價;包子饅頭麵包不是貴了二、三元,便是個頭縮小,連最大眾化的便當,也平均漲價五元以上;唯獨薪資不動如山,據統計有一百五十萬戶所得快速遞減,入不敷出,生活艱困。
失業率高踞不下,使許多人由弱勢淪為邊緣,人民痛苦指數日日升高;因為經濟壓力而尋短者時有所聞,為求生存鋌而走險作奸犯科者亦不少;治安敗壞其實與民生凋敝息息相關。政府在此經濟惡化、民不聊生之際,實不宜放任油電等民生必需品飆漲。
十年前美國「商業周刊」曾提出「全球化會造成社會貧富懸殊,致許多弱勢淪為邊緣」的觀點。但是一個有作為的政府,不會讓這些弱勢,在世界經濟結構變動下犧牲掉,政府必須創造有利於他們存活的環境,幫助他們脫離困境。
以往讀書是窮人翻身脫困的希望,現在卻有許多窮苦家庭連糊口都有困難,更繳不起學費,因此不鼓勵孩子讀大學,看來「三級貧戶之子」當總統的事,台灣不會出現第二次!
經濟衰落,是政府失職;拚經濟,改善人民生活,是政府責任。漲風熾,政府不能再假裝不知道,請從速拿出行動,平抑物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