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兩岸車輛產業合作及交流會議」昨天揭幕,雙方的汽車業登場搭橋,並舉辦綠能智慧車展,國內電動車業者裕隆、必翔均參展,提供最新的電動車讓對岸車廠代表試乘,是否能為台灣業者帶入實質訂單,市場關注。
大陸當局有意在電動車市場稱霸,推出「十城千輛」政策,將在幾個指標城市先行推動綠能電動車。這次兩岸車輛產業重量級人士出席這次搭橋活動,目的在試探彼此合作的可能性,據了解,對岸已有幾家汽車大廠與有意跨入電動車產業的台灣業者接觸。
出身裕隆集團華創車電的必翔電動車總經理左自生說,台灣有足夠的能力及技術成為全球電動車生產重鎮,目前全球以歐洲、美國加州及對岸對環保電動車最為鼓勵,台灣可望後來居上,相信未來幾年電動車版圖可望逐年擴大。
左自生說,電動車市場版圖還在起步階段,不論裕隆、必翔或其他集團投入,都是把餅做大,而電動車第一階段的核心門檻在技術,尤其是電池,第二階段要擴大量產規模時,資本才會是重點。
業界人士說,生產電動車需要的核心動力—磷酸鐵鋰電池,是「燒錢」的投資,估計蓋一座月產能一千萬顆的磷酸鐵鋰電池廠,至少要三十億元資本。
大陸雖有車廠號稱可以做出全電動車,但實際有量產能力的廠商有限,台灣具有技術優勢,對岸滿手現金、勞動條件又優越,兩岸攜手正可互補不足,相信可掌握龐大電動車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