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台灣的森林步道,也許沒有參與感,所以感觸不深,但帶團到尼泊爾協助森林防火線工程維護的林念慈,走在森林步道上,卻興奮地說:「我們走的路,不是怪手挖的,都是義工挖出來的!」
願景青年行動網協會在位於尼泊爾的Banepa地區,與國際協辦單位NIFC開闢一個服務方案,是與環保和建設相關的工作營,由林念慈帶領二十二名義工,每三公尺站一個人,手上拿著工作鍬,完成二千一百公尺的防火線。
林念慈說,當地以農牧為主,森林是很重要的資源。在森林大火和氣候暖化的影響下,當地逐漸重視生態保育,防火線能遏止大火快速蔓延,也能減輕居民在運送貨物時的頭、頸部撕裂傷害。
天天爬山
還要挖第二條
Banepa方案屬於「國際社區認養」的計畫,服務內容有些「可怕」,林念慈不建議一般人輕易嘗試,她笑說:「我們幾乎天天在爬山。」上午必須挖路四個小時,還有穿插兩天一夜,來回約十二個鐘頭的山路健行,「非常累!」
義工路挖了四個小時,第一個鐘頭就有人喊餓,也有人體力不堪負荷,但後來改變計畫去社區做牆面彩繪時,大家卻寧願去挖路,「我們有預設挖路目標,大家最後都超過標準,很有成就感!」
林念慈說,居民最初以為,挖路工程浩大,連他們都放棄了希望,沒料到國際義工的力量這麼大,完成了二千一百公尺的工程,現在準備再挖第二條!
好處多多
享受休閒時刻
「居民不只在我們身上看到希望,還直接感受到好處。」林念慈笑說,當地男性禿頭多,原因在搬貨上山時,都用頭帶綁貨,頭皮長期受壓迫,以致毛髮不生,在防火線通了後,居民用車運貨,頭髮居然長回來了。
此外,林念慈頑皮地說:「我還觀察到一項好處,就是義工在服務期間,很多都找到真愛。」原本不相識,卻因整天生活在一起,培養默契,在半個月內就互訂終身。
海外服務還有一項是林念慈認為值得學習的:「享受休閒時刻。」林念慈感慨,台灣人總以為休閒就是打牌、玩電腦,殊不知在工作後「無止境的串門子」有多樂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