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貝多芬」 琴藝揚威國際

 |2006.05.05
417觀看次
字級

【本報香港電】中國大陸深圳八歲失聰女童徐夢琪,在外婆悉心栽培下成為出色小鋼琴家,被譽為中國「小貝多芬」。日前她在德國勇奪舒曼杯國際青少年鋼琴大賽少兒組第三名,及最佳舒曼小浪漫曲特別獎兩項大獎,是這項比賽開辦半世紀以來首位獲獎的失聰人。

徐夢琪父母在日本工作,靠外祖母照顧,她兩歲時發高燒,用藥不當導致雙耳失聰,外婆並未察覺,從此活在幾近無聲世界,需靠高分貝的助聽器和學習唇語,但聰明的她「創造」出語言,三歲時就能如正常人一樣說話。

直到五年前,徐夢琪有一天貼著電視螢幕聽聲音,外婆才感到不對勁,帶她到醫院測試,發現她患上神經性耳聾。外婆想了多天,突然生起「貝多芬也是聾人,夢琪是不是也可以走音樂這條路?」

三年前,外婆無意間發現她有音樂潛能,找老師教夢琪彈鋼琴。但鋼琴啟蒙班結束後,沒人願意收她為學生,最後,焦曉瑜老師被徐夢琪和她外婆的執著深深打動。不懂音樂六十多歲的外婆,每次陪夢琪上鋼琴課,就充當橋樑及孫女的「耳朵」,幫她做筆記,回家「消化」後再教給夢琪。

徐夢琪每天練琴至少三個小時,假日更達七小時以上。因為長時間彈奏,手指甲因打琴鍵而撕開、流血,小手指長出繭。六歲那年她在偶然機會下,被深圳市殘疾人聯合會安排演出,一鳴驚人。之後在有關部門協助下,參加多項鋼琴大賽,都得好成績。

去年十月,她在舒曼杯國際青少年大賽獲亞太地區冠軍,竟沒有一個評判知道她失聰。上月二十一日至二十八日,她參加德國舉行的舒曼杯國際青少年鋼琴大賽,美妙的琴聲征服了評判。

徐夢琪有三個夢想,一是成為演奏家奉養外婆,其二是到美國治療耳疾,第三是遊覽深圳蓮花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