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治煩惱中,貪欲煩惱,除了外貪欲、內外貪的對治外,尚有第三項「遍一切處貪欲對治」:
3.遍一切處貪欲煩惱對治:應以大不淨觀對治。
禪修時,不但愛戀男女及自己形貌,連世間五塵、田園屋宅、衣服飲食等的資生物質,都貪著不捨;此時,要觀修男女、自身、田園、屋宅、衣服、飲食等所有之物,皆是不淨,即能厭離一切處貪的執著。
瞋恚的對治
瞋恚煩惱以慈心觀對治,也有三種情況:
1.邪瞋的對治:以眾生緣慈(與樂拔苦)來修。
禪修時,忽然生起瞋恚的覺受,不問有理或無理、或有沒有人侵犯你,莫名其妙的生起瞋恚心;此時應觀想不僅要使一人快樂,也要讓所有人快樂;連對有怨心的人,也要使他們快樂。如此觀修,對眾生的瞋惱、怨害,自然破除。
2.正瞋的對治:以法緣慈來對治。
禪修時,產生瞋恚心,而念念相續;好像持戒的人,見到別人不如法,就會生起瞋恚心一般;此時,要以法緣慈(領悟無我的慈悲)來觀修。觀五陰是虛假的,故無真實我人的存在;觀受是無我的,故無真實的苦樂;如此自能息滅是非分別的瞋心。
3.諍論瞋的對治:遠離差別的見解,以絕對平等的無緣緣慈來修。
執著自己所理解的佛法是正確的,別人所說、所作的,都是不對的;只要與自己想法不同,就產生瞋恨心。此時,修無緣緣慈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不憶念一切法。能夠做到不憶念一切法的話,諍訟的瞋恚心,就不會生起;即能平等、清淨的給予眾生樂。如此觀修,諍論之瞋心,自然破除。
愚癡的對治
愚痴多病,以十二因緣觀對治,也有三種情況:
1.斷常的痴病:執著邪思惟,推尋過去世的我、現在的我及一切的現象是有呢?還是沒有呢?是常呢?還是斷呢?如果,認為過去的我已滅,現在的我與一切的現象,也會如同過去世的我一樣,消失滅盡,如此思惟即會墮入斷見網中。假使,認為因有過去世的我,才有今世的我,現在的一切現象,也是實際存在的,如此思惟即會墮入常見網中。
對此常見、斷見,應以三世十二因緣觀來對治。(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