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相關會議八日在新加坡登場,與會經濟體希望能推動自由貿易、重申反對保護主義;美國對亞洲、中國及保護主義的態度,在接下來的會議中都將成為焦點。
APEC成立二十年的今天,目睹了中國崛起與美國深陷危機泥沼的驚人秩序重組。美國經濟復甦腳步緩慢得讓人痛苦、美元地位搖搖欲墜,外交立場也亟需補救。
中國則與美國相反。APEC一九八九年十一月成立時,中國並非創會元老;因為成立前五個月時,剛爆發北京天安門鎮壓事件,中國成了國際社會的眾矢之的。
就算一九九一年正式成為會員國,中國仍處於自中央集權計畫經濟轉型的過度期,但如今卻昂首世界舞台。
行將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到處發揮其影響力:購買美國債券、成為自然資源最大買家、讓國際社會聽到他們在主要外交議題上的聲音。
不過,儘管處境較為落魄,但美國在此區長期握有領導地位,且仍被仰賴出口的亞太各國視為主要外銷市場。
為期約一周的APEC相關會議,將在十三、十四、十五日舉行APEC企業領袖高峰會和領袖高峰會時達到高潮。
美國總統歐巴馬和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將分別在十三、十四日於企業領袖高峰會中發表演說。率領中華台北代表團的為前副總統連戰。
有關中、美兩國元首是否會在APEC就雙邊的貿易戰問題進行磋商解決,也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
由於在金融海嘯後飽受高失業率之苦的美國,對亞洲不斷出口到美國的政策,已逐漸採取「保護本國市場」的姿態,中方期望,APEC會議能就反對貿易投資保護主義、支持杜哈回合談判「發出明確信號」。
中國商務部表示,美國今年來對中國產品發起的反傾銷、反補貼調查,「頻率之高在世界貿易救濟史上極為罕見」,而五日的油井鋼管案是迄今外國對中「雙反」(反傾銷、反補貼)案中稅率最大的一宗。
美國商務部五日初步裁定,對中國輸美油井鋼管徵收最高達百分之九十九點一四反傾銷稅。
中國商務部則指這是在未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下的「歧視做法」,同時決定對部分美產轎車及越野車發起「雙反」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