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遊 洛陽展新貌

黃永順/文.攝影  |2009.11.07
1434觀看次
字級

河南嵩山少林寺計畫在台灣開設分院或少林學院,引起不少人對這個在武俠小說中總被描寫為「武功天下第一」,「武林至尊」的少林寺感到好奇。
 
筆者今年三月剛好有一趟河南之行,原本打算憑著過去所讀歷史課本的記憶,準備去尋覓一些歷史文化的足跡,沒有想到實際抵達後,除了原先預期的古意盎然,還有高聳矗立的都市大廈,呈現「古今中外,兼容並蓄」的外貌,比印象中的「古都」現代化許多。

筆者等一行人員,暮春三月抵達河南省鄭州機場,一下飛機,接待人員早已在機場等候了。「今天溫度是幾度啊?」一下機,迎面吹來一陣冷風,「大概十三、十四度左右吧!」大夥兒趕忙打開行李箱,迫不及待取出厚厚冬衣。

暮春三月 寒風依舊

三月的鄭州,一般說來,該是轉暖的季節了,可是今年偏偏寒流滯留不去,早晚溫差變化又大,所以有人一時疏忽錯估氣候,衣服帶得不夠禦寒,直打哆嗦又不知如何是好。

無論如何,此行的任務主要探訪河南蘊藏的豐富天然資源,包括大峽谷、溫泉、國家森林公園等,據說它還有挖掘不盡的金礦,藏富而不露,是值得旅遊的新興城市,令人羨慕之餘,流連忘返。

地靈人傑 文風猶存

鄭州是中國八大古都之一。在中國歷史上,可謂是地靈人傑,它除了是黃帝出生、成長之地,杜甫、白居易均曾在此揮灑錦繡文章,千古成名,使一般人想起鄭州城,總覺得它是彌漫著濃厚文化氣息的城市。

時至今日,各地斑駁古老的圍牆,依舊刻畫著歷史的痕跡,但是機場到市區的機場大道上,看到的是筆直寬暢的馬路,兩旁的建築物巍峨矗立,大型的看板廣告,五花八門,十足現代化城市的模型,一點也看不出古老的徵象。

歷史資產 氣度恢宏

鄭州目前正邁向國際化、現代化,但為了不遺忘先賢遺留下來古文化的遺產,河南省今年在新鄭市再度舉辦辦黃帝故里拜祖大典,來自海內外嘉賓,大約有二萬餘人,參加這項萬眾矚目的拜祖大典,場面盛大而莊嚴。

當日,沿途路有紅黃相間旗幟飄揚,營造肅穆、恢宏的氣氛。舞龍舞獅,鑼鼓喧天,五顏六色精彩球滿天飛,少林武術表演,贏得嘉賓的掌聲,新鄭市民澎拜的熱情,更令人賓至如歸。

人口攀升 趨於現代

拜祖大典在表達對世界和平、和睦、和諧的美好祝福。今年邁進第四年,以前是地方籌辦,今年由河南省政府接辦,愈見更加隆重,顯見河南政府對這項活動的重視與魄力。

近年因工商業繁榮進步,鄭州市人口愈來愈多,總人口已達七三四萬人,交通運輸的四通八達,無遠弗屆,尤其旅遊業興盛,更促使新鄭國際機場進出十分繁忙,發展一日千里。

洛陽牡丹 雍容華貴

河南的洛陽以盛產牡丹花而著名,因此牡丹又名「洛陽花」。我們前往栽植牡丹的牡丹園參觀一番,大開眼界。

據說,園中栽植各種不同的牡丹品種,今年氣候變冷,牡丹較晚開花。牡丹不僅有極高的觀賞價值,還具有藥用價值,牡丹五彩繽紛,雍容華貴,因而有「國色天香,傾國傾城,花中之王」的美譽,廣受人們的讚賞愛好,中國人將牡丹看作是人類和平、幸福、繁華與富足的象徵,因此它別名「富貴花」。

洛陽的氣候適合種植牡丹花,肥沃的土壤,獨特的人文環境,因此歷年以來,牡丹與洛陽結緣,源遠流長。

三門峽 天際鵝飛舞

旅遊書上建議,到河南旅遊,最適合的季節是從每年十月起,因為這段期間,成千上萬的天鵝棲息在黃河堤岸,構織成一幅難得一見的美麗圖畫,也為三門峽贏得「天鵝之城」美譽。

三門峽市位於河南省西部,與河南、山西、陝西三省交界,處於西安與洛陽之間的城市,是黃河文化的發祥地,形勢天成;「函谷關」自古就是東西交通要衝和兵家必爭之地;著名的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遺址,也在此地發現。

三門峽在歷史上,遺留下無數可歌可泣的戰役故事,境內山川秀麗,湖中波光粼粼,美麗脫俗,具文化背景的名勝古蹟典藏豐的,使三門峽市成為著名的旅遊城市,也是河南省未來發展旅遊業的一顆璀璨明珠。

觀光資源 豐富多元

三門峽市距鄭州、西安約二六○公里,距洛陽一二○公里,公路、鐵路交通發達,食宿均很方便,且可供觀光的景點相當豐富,市區內有珍藏天下第一劍的博物館,老子著「道德經」的太初官、千古雄關函谷關、少年始祖圓寂地空相寺……等名勝佳地。

此外,三門峽市著名的大壩,被稱為「萬里黃河第一壩」,它是中國史上值得紀念的大壩,除具有防洪治水功能之外,還具有天然景觀,旅遊的功能。

上萬鵝群 在此棲息

原因是,三門峽市因水庫蓄積水源,形成大面積的濕地自然保護區,加之以天然資源豐富,成為過冬季候鳥喜愛的棲息地。每年入秋,天鵝從寒冷的西伯利亞往南飛,在此棲息過冬、繁殖。

每年十月起到翌年三月,是欣賞天鵝的最佳季節。據說,目前約有上萬隻天鵝在此地棲息,群起群落的天鵝,在天空飛翔,構織成一幅美麗圖畫,吸引世界各地愛好天鵝的攝影家們,紛紛前來搶拍美麗的影像。

天鵝身影 令人驚艷

天鵝是安謐、優雅的飛禽,飛翔姿態優美,千嬌百媚,攝影家按下鏡頭,留下最可愛的畫面,也留下了在三門峽市的驚艷。可惜我們因來的時間不巧,已不見天鵝蹤影,因此與河南的朋友期約,日後將專程蒞臨觀賞此一大自然美麗的奇景。

朋友提醒說,這裡冬季寒冷,禦寒裝備要加強,而一些天鵝攝影行家也分享說:雖然拍攝天鵝的過程很辛苦,但若能獵得幾張好的鏡頭、畫面的話,就足已值回票價。

農產富饒 金礦閃閃

據說三門峽市盛產金礦,年產量在全中國排名第二位,大家一聽,都露出羡慕的眼神。金礦是財富金脈,難怪此城市建設格局顯得與眾不同,大飯店巍峨壯觀,行道樹繁花正盛,將這座城市裝扮得更加撫媚動人。

除了礦產,三門峽市也盛產農產品,蘋果、大棗、木耳、核桃等富饒資源,因此城市發光發亮,指日可待。

少林寺 武藝家戶曉

嵩山少林寺,近年來大規模開設分院,目前至少已在中國各省、美國洛城、舊金山等地,擁有二十六所分院,尤其今年二月,少林寺在香港修建香港少林寺,號稱是嵩山少林寺以外,全球規模最大的少林寺分院。雖然如此,遊客最嚮往的,依然是少林寺位於河南嵩山的總本山。

禪宗祖庭 地位崇高

少林寺始建於北魏,以佛教禪宗祖庭少林武術的發源地而著稱,相傳達摩祖師從海上經廣州、南京,然後來到嵩山,在少林寺廣召信徒,弘揚佛法禪宗,因而確立少林寺為禪宗祖庭的地位,其後,少林武術成為中華武術的代表之一,少林寺更以其卓越的少林武功名揚天下。

一行人驅車前往參觀少林寺,抵達寺前停車場,看到四處停著擁擠的車輛,遊客之多,人潮擁擠,可見現在少林寺儼然已經是觀光勝地。隨之,我們也到一座劇場參觀少林武功表演,所表演的少林武功,十八般的武藝,神乎其技,引起觀眾驚嘆連連。

武學卓然 高手林立

少林寺歷代以來,培養不少的武林高手,在嵩山一帶學府林立,處處可見青少年在校園內操場勤練武功,個個孔武有力,雄糾糾,氣昂昂,朝氣蓬勃,而且隊伍行進中,排隊整齊,步伐一致,訓練有素。據說,已有來自台灣的青少年在此讀書習武。

走一趟河南,除了能夠目睹到浩大又莊嚴神聖的黃帝故里拜祖大典,領略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浩瀚無際之外。特別是徜徉於山水之間,親炙河南人豪邁的個性,敦厚的濃郁的人情味,處處留下美好深刻的印象。


詩情畫意 清明上河圖

開封有一座「清明上河圖」主題公園,是仿照《清明上河圖》畫中所繪場景而建的一座大型文化公園,園區內亭台樓榭,水光瀲灩。

園內並展示宋代民間手工藝品,以及傳統的捏麵人,吹糖人及民間藝術表演、賽馬、射箭等演出,旗幟飄揚、酒樓、茶肆林立,還有城門樓,虹橋,碼頭,船坊等,是集飲食、娛樂,消費為一體的大型遊園區。

園區內有一大型浮雕,是仿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清明上河圖》為藍本,擴大六倍雕刻而成,長有三十二、七米,一點五三寬,雕刻人物八十七人,栩栩如生,唯妙唯肖。店鋪裡有出售用絲綢針繡品的「清明上河圖」,耗時耗工,售價不便宜。

遊「清明上河圖」園區當天,天空飄著霏霏細雨,氣溫降到攝氏五度左右,園區內古代建築物掩映於一片煙雨濛濛中,停泊在碼頭的船坊,小販叫賣小吃的聲音,聲聲入耳,一景一物,映入眼簾,彷彿回到遠古的宋代,心中有一股思古之情。觸景生情,感觸良多。

龍門石窟 氣勢多恢宏

龍門石窟、敦煌莫高窟,與大同雲岡石窟,並稱中國三大石窟。這三大石窟,相互輝映,各有千秋,因此到河南旅遊,絕不能漏掉此一景點。

有人說,佛教的石窟源於印度,但將其推上藝術巔峰的,則是中國,在中國三大石窟藝術中,「龍門石窟」更是鼎鼎有名。

「龍門石窟」的佛雕,依崖造像,雕鑿而成,有各種人物的表現,佛像造型有的雍容典雅,有的氣勢瑰麗、磅礡,禮佛的儀式、物品、氣氛都刻畫得極為細緻,有一種置身於古代的皇家宗教儀式的隆重隆重與威嚴。

「龍門石窟」的重點洞窟中,藝術群像的雕琢為最著名,極富情態質感的群象,將佛國世界那種充滿了祥和色彩的理想意境表達的淋漓盡致,流韻綿長。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早已將龍門石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我們沿著石階而上,到達最上頂的時候,俯瞰石窟下方,河流湍急,萬丈深淵,思緒忍不住飄走,繼而想到這裡尊尊的塑像,歷經千百年來的風吹雨打,千錘百練,仍然屹立不搖,莫不肅然起敬。

河南促銷 補助各票券

最近,搭著台北國際旅展列車,配合舉辦的「海峽兩岸台北旅展」,河南省也大張旗鼓組團參加,提供文化、歷史、宗教、藝術與尋根等旅遊資訊,並與台灣大型旅社合作,補助風景區門票,以吸引更多台灣旅客前往。

河南省鄭州市今年加入兩岸直航航點,飛行時間僅兩個半小時,使得以歷史文化著稱的河南,與台灣的交流漸入佳境,日漸頻繁。

河南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發祥地,更有「中國歷史文化的博物館」之稱,從西元前二十一世紀起,先後有二十多個朝代、二百多個帝王立都於此,中國八大古都,河南就占一半,包括九朝古都洛陽、七朝古都開封、殷商古都安陽與商都鄭州,還有龍門石窟、安陽殷墟兩處世界文化遺產。

河南近年在厚實的文化歷史基礎上,不斷提升旅遊的軟硬體設施,也大手筆投資具文化內涵的藝術風貌,例如,電影臥虎藏龍作曲家譚盾,為嵩山少林寺打造「禪宗少林音樂大典」大型演出,在少室山的待仙溝實境演出,空靈的山野中奏出壯麗樂章,是目前大陸最著名的實景演出之一。

另外,河南也是許多台灣親鄉尋根謁祖、感受中華文明的首選之地,也吸引許多台灣的客家人、閩南人,紛紛到河南尋根、觀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