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冤家不聚頭」,大概「冤家」有二種意涵,一是真的「仇恨之人怨憎會」的感嘆,另一則是男女之間的矛盾稱呼。今所講屬後者,此在中國宋人詩詞、元人戲曲中戀人之間常用,以表達似恨而實愛,給自己帶來苦惱而又割捨不下的矛盾心情。
那麼,本用來指仇敵的「冤家」一詞,為什麼又被相戀的人借用而來呢?《煙花記》道破了天機:「冤家之說有六:情深意濃,彼此牽繫,寧有死耳,不懷異心,所謂冤家者一。兩情相繫,阻隔萬端,心想魂飛,寢食具廢,所謂冤家者二。長亭短亭,臨歧分袂,黯然銷魂,悲泣良苦,所謂冤家者三。山遙水遠,魚雁無憑,夢寐相思,柔腸寸斷,所謂冤家者四。憐新棄舊,孤思忘義,恨切惆悵,怨深刻骨,所謂冤家者五。一生一死,觸易悲傷,抱恨成疾,迨與俱逝,所謂冤家者六。此語雖鄙俚,亦余之東聞耳。」
「冤家」的這六種含義,充分表達了男女之間那種又愛又恨,又疼又怨,纏綿悱惻的複雜感情。詩人詞客筆下的「冤家」,含義如此豐富,難怪古往今來的戀人們都愛以「冤家」相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