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有關抑制房價議題,如檢討不動產稅負、提高非自用住宅所得稅、調整房貸利率等,成為媒體的焦點,我認為,台灣房價高到連央行總裁都感嘆快買不起,是歷任政府過去極力推廣低利貸款、低價國宅,卻不推國有住宅租賃的結果。
日本建築師畏研吾引述恩格斯的觀點指出,政府之所以會走補貼貸款鼓勵人民買屋,而非建屋低價租賃給人民,是因為背負貸款的人民,為了賺取繳納房貸所需的高額費用,必須努力工作,而且為了不讓自己的辛苦化為泡沫,通常在政治上會偏向保守穩定,較願意忍耐,不願政權變動,不會革命,有利於統治階級。
即便如此,目前台灣的住宅因少子化且過度興建,而供過於求,筆者不禁要問,為什麼政府一定要鼓勵人民買房子?難道不能走歐洲的國有住宅租賃模式,完全不需要多次補貼貸款利息,只需要一次性興建,就可長治久安。
如果由政府出資蓋房,低價租給老百姓,一來百姓可節省房租,想買房的可存錢買,不想買的可有較為餘裕的生活,由政府保障住到往生,等於擁有房子;二來,低價國宅有助壓抑、控制買賣與租屋價格,至少壓制鳥籠、頂樓加蓋等違章建築,保障國民居住生活品質。
我盼望能有更多的縣市政府,能借鏡台北市推出青年低價國宅租賃系統,由地方政府做房東,低價租屋給有需要的百姓,才是真正幫助人民安居樂業,降低生活成本的好方法。
流風(台北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