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興守護田庄一輩子

朱慶芳 |2005.08.25
286觀看次
字級

【記者朱慶芳台北報導】八十四歲的張文興住在天母山上的一處巷弄末端,那兒全是豪宅別墅,很難想像八十多年前竟是牛欄豬舍。張文興指著院子裡一株三層樓高的仙人掌,說那是他年輕時撿回來種的,想不到它的生命力這麼強。張文興長期吃齋念佛,過去的田庄夥伴都賣地搬遷無蹤,唯有他守著這塊名為牛槽坑的土地。

回想受教育的日據時代,張文興有點嘆息:「我非常愛讀書,一年級讀了第一名,二年級第二名,三年級第三名,四年級沒排名,因為愈大愈忙,要作農又要放牛養豬,根本沒時間讀書。」長大後,張文興做的是建築造景的工作,一把鎯頭一輛腳踏車,就遠征到土城、樹林上工。可能是緣份吧!張文興打造石牆蓋的教堂特別多,雖然他不是教徒,但參與過許多異鄉人信仰建築。

張文興珍惜到處工作謀生的機緣,五十歲以後陸續皈依多位法師,曾在樹林海明寺發心捐工蓋舍,在南投白毫禪寺受戒,六十歲說戒酒就戒酒,說吃素就吃素。自己訂定學佛儀軌,初一、十五《念普門品》,單日念《阿彌陀經》,雙日念「懺悔文」,一年做三、四次八關齋戒。他說:「學佛前後的改變是心境,遇到挫折會忍耐。」

張文興沒學過漢文,從念佛讀經開始學漢文,一筆一畫描著,不懂的翻日漢字典,每一本筆記都細心保存,搬出來堆得高高的,他常告訴子孫:「要多讀書、學做人。」

張文興的故事今晚七時十五分於中央廣播電台「寶島溫情」節目中播出。收聽網址www.cbs.org.tw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