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大地之愛癌症基金會以自行設計的「子宮頸癌危險因子量表」調查發現,全台二十至四十歲婦女,約有二十七萬人可能是子宮頸癌高危險群,包括沒有定期做抹片檢查、第一次性行為在十八歲前、曾與兩人以上發生性關係,是比例最高的三大危險因子。醫師呼籲女性要「疫苗、抹片」雙管齊下。
台灣每天平均有五位女性被診斷罹患子宮頸癌,根據衛生署公布最新的癌症登記資料,最年輕的死亡案例還不到二十五歲。台大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鄭文芳表示,只要曾經有性行為,就可能感染人類乳突病毒而導致子宮頸癌,別忘了「六分鐘護一生」抹片檢查,才能及早發現治療。同時應考慮透過疫苗積極預防子宮頸癌,才能防患未然。女性做過自我檢測量表後,不管是否為高危險群,都建議定期諮詢婦產科醫師。
台灣婦癌醫學會理事長、台北馬偕醫院婦產部主任王功亮也表示,年年都做抹片檢查的女性僅三成左右。另外,大約有兩成的抹片可能有偽陰性的問題,所以抹片篩檢一定要年年做,不然可能會有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