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中,我們很有可能在無意中做錯一些事,說錯一些話,而且,這種錯誤也不是諸如道歉、改正能夠解決的。如遇這樣的情況,我們應該怎麼做呢?一個很有效的辦法就是將錯就錯。
南宋的秦檜把持朝政的時候,各地進貢朝廷的貢品,都要先送入相府,然後再呈送宮中。有一天,秦檜的妻子王夫人進內宮拜謁,顯仁太后正在抱怨:「最近怎麼很少看到大尾的子魚了?」
王夫人想也不想,應答道:「臣妾家裡有,改天給您進獻一百條吧。」
王夫人回到相府後,把這件事告訴秦檜,秦檜聽了,勃然大怒:「妳這個蠢貨,怎麼可以胡亂說話呢!宮裡沒有的東西,我們家卻有這麼多,皇上會怎麼想?妳想為我們家招來災門之禍啊?」
王夫人聽了,嚇得不知道該怎麼辦好。秦檜見罵王夫人也解決不了問題,只好自己想辦法了。忽然,只見他眼珠子一轉,計上心來。
第二天,秦檜叫人準備了一百條腌青魚送到了宮中。顯仁太后拍手笑道:「我就知道這婆子沒有見過世面,果真如此!」
作為中國歷史上名聲最大的奸臣之一 ──秦檜的謀略應該說已經登峰造極。秦檜曾經被金國俘虜,後來回南宋做內應,居然能夠重新贏得宋高宗的信任,本事自然了得。在這一則故事裡,秦檜的妻子確實比較愚蠢,無意中在皇太后面前洩露了自家貪贓枉法的秘密,又答應進獻一百尾子魚,勢成騎虎,弄得去也不好,不去也不行,難以處理。秦檜善于揣摩心理,明白皇太后的思維也比較簡單,因此,沒有自作聰明去遮掩了事,而是順著這條路子,將錯就錯,正好迎合了皇太后的想法,也替自己洗脫了嫌疑。
這是自己無意中犯的錯,很多時候是別人設計陷害你,你卻無意中中了別人的圈套,這時候,將錯就錯也許可以加以挽救。再看下面的例子。
明神宗時期,神宗皇帝雖然已經指定了太子,但是鄭貴妃為人多心計,深受皇帝的寵愛,所以東宮太子並不受重視,地位有些岌岌可危。太子的日子過得很困窘,不僅侍衛力量很單薄,就連日常開支也緊張。在這段時間,全靠司禮監王安籌措。有一次福王離開京城回到他自己的藩國,鄭貴妃傾全力準備豐盛的禮物送給他。有人為討好太子,將鄭貴妃所送的最後十箱禮品攔截下來,堆放在太子宮門口。
王安知道後,對太子說:「這可不是當太子的應該做的事!」
有人說:「已經抬到這兒了,怎麼辦呢?」
王安說:「馬上送還貴妃。」王安另外又找了十個相同的箱子,裝滿了錢幣和器物,叫他們一併抬回去。然後王安派人對貴妃說:「剛才攔住貴妃的箱子,只是想知道貴妃箱子的式樣,好依樣製造,盛裝禮品。」貴妃聽了大喜,皇上也非常高興。
很多人在飛來的橫財面前都會動心,太子也是這樣,幸虧機智忠誠的王安看出門道,現在正是鄭貴妃當寵,貴妃肯定希望自己的兒子將來能成為太子,所以無論怎麼樣,現在的太子在貴妃眼中都是一顆絆腳石。在這個時候,太子不深自收斂,韜光養晦,反而將貴妃送人的財物扣下,這不正好給人以口實,釀成殺身之禍嗎?而且抬送財物來巴結太子的人,很有可能就是貴妃一黨,設此圈套,明擺著讓太子往裡鑽。王安既忠於太子,又深深地了解目前的情況,所以把自己的十箱財物送給貴妃,同時又在貴妃面前很好地掩飾了過去,避免了潛在的禍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