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因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人類對地球認識的加深,發現地球自轉的速度一直在悄悄地變化。
為什麼地球自轉速度會變化呢?科學家眾說紛紜。有的認為,月球和地球間引力的變化,是地球自轉變慢的主要原因。由於月球正在遠離地球,月球運動速度正在變慢,反過來也影響地球自轉速度放慢。
有些科學家則認為,地球南北極冰層厚度的變化,是影響地球自轉速度變化的主要原因。
此外,強風暴也可影響地球的自轉速度。美國科學家曾觀測並計算出南美洲太平洋東岸一次強風暴竟使當天時間縮短了○‧○○三秒。
最近,美國國家航空和航天局的科學家經過多年研究,提出了一個嶄新的見解:太陽系形成初期,大型天體對行星的碰撞,是促使地球自轉的根本原因。他們認為,四十五億年前一顆類似火星大小的天體撞擊地球產生的衝力,是地球開始自轉的起因,並認為火星、金星、水星、木星、土星等行星自轉的動力源,均來自大型天體的隨機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