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渭、鄭板橋等八大文人畫家的畫,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充滿了蓬勃生機,這體現了中國繪畫藝術的最高法則。
中國哲學認為宇宙萬物的本體和生命是「氣」,「氣」是生生不息的,所以繪畫藝術的最高法則是「氣韻生動」,也就是要表現宇宙萬物的生機、生意、生趣。
鄭板橋說過,他畫的東西,哪怕是一塊石頭,也是由一團元氣團結而成,是有生氣的,這就是中國繪畫理論說的氣韻生動。
「難得糊塗」是鄭板橋的名言,後人在應用上又加上「吃虧是福」。「聰明難,糊塗難,由聰明轉入糊塗更難。放一著,退一步,當下心安,非圖後來福報也。」這是鄭板橋書寫「難得糊塗」四字後,加寫的小字說明。
鄭板橋任濰縣知縣時,一日閒來無事,拜剎禮佛畢,順路到方丈室走走,那裡正在舉行名家書畫展,果然琳瑯滿目,但獨缺他的畫作,他不甘落人後,乃自曝身分,方丈喜出望外,一面招呼貴賓,一面吩咐小沙彌準備文房四寶,小沙彌少不更事,丟三落四也是有的,好不容易只找來紙墨硯三寶。
鄭板橋看方丈已磨好墨,正巧有個小沙彌拿了個洗鍋把子走過,鄭板橋借了它飽沾濃墨唰唰唰一揮而就,只見紙上留下六根竹竿,粗細濃淡相間,方丈全神貫注欣賞畫幅,讚不絕口,鄭板橋把六根竹竿畫好,就停下筆來,說是畫好了。
方丈這下子可急壞了。雖說六根竹竿畫得不錯,可是根根竹竿光禿禿的,沒枝沒葉,弄得方丈哭笑;你說畫得不好吧,這是赫赫有名鄭板橋的真手筆;說畫得好吧,這畫的是什麼呀?他想來想去,到底忍不住開口了。他要求鄭板橋把畫面改一下,鄭板橋搖搖頭說:「不能改,萬萬不能改!」
正說著,小和尚將筆找來了。鄭板橋接過筆,就在畫上題款,端端正正題了「六根清淨」四個大字,方丈看了題款,仔細一琢磨,才恍然大悟,弄懂了這幅畫的意思,原來鄭板橋讚揚這位方丈是一塵不染,六根清淨的真和尚。
於是,他連忙誇讚:「妙哉!妙哉!六根清淨正是我們釋家修道的準繩啊!」
「六根清淨」係佛家用語。佛家認為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叫做六根:眼為視根,耳為聽根,鼻為嗅根,舌為味根,身為觸根,意為念慮根,它們都是罪孽的根源,因此在釋家的教規中,總是要求佛門子弟要做到一塵不染、六根清淨。
這位方丈不僅有了鄭板橋的字畫,而且鄭板橋還為他提供了教戒弟子的教材,他高高興興地將這幅畫,掛在揚州八怪的字畫當中,使這小小的方丈室更加增輝了。
(劉學慧/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