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科大前設創中心主任黃世輝表示,早年除了成功大學從日治時代以來,已有建築系的老傳統,以致許多大學都會納入建築系之外,一般大學並不認為「設計」是一門學術,而將之歸類為技術;在台灣剛開始推動工業設計的時候,除了成大和大同工學院,以及部分工專願意嘗試經營工業設計系,其實在OEM(代工製造)還很盛行的當年,設計學及產業確實不太被教育單位,或社會整體所重視。
「對於一般大學來說,可能長年以來都有這些迷思,自然也不會主動去碰,等到時代變遷,甚至像現在來說,文化創意變成一個重要的發展主體時,一般大學也要幫學生考慮到出路,以及學校本身的發展,就去增加了這個區塊;至於技職教育單位的部分,設計還有許多工藝的內容,從整個台灣設計教育的發展歷程來看,長期也是從技職體系進行推廣,自然而然也可以說是一脈相承,在改制之後,更是不遺餘力去推動了。」
黃世輝認為比較有趣的是,當這些發展逐一邁開之後,大家才發現,原來任何技術都是可以變成學術的,只要願意去研究、去開發,那就可以被深化,進行學術研發了。「就跟化工一樣,本來這也是一門技術,可是有人去探討、做研究,久而久之便發展出相關的學理,而學術和技術更是相互輝映,創造諾大的產能與產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