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之旅17》隨祖師參禪去 靈山大佛 杜荷/文 楊士賢/攝 |2009.10.23 語音朗讀 189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東漢西域二僧迦攝摩騰、竺法蘭將佛法東傳,經數百年唐朝玄奘大師到西天取經,歷時十七年,返國後大興佛法。某日,應好友杭惲將軍之邀前往馬跡山,見地形酷似印度靈鷲山,便喚為「小靈山」,大小靈山從此東西呼應。杭將軍捐出山地百畝,修建「靈山庵」,即今「祥符寺」,為馬跡山第一座佛寺。趙樸初居士為此典故留詩一首:「奘師到此留馬跡,馬跡之名非浪傳;千四百年證真實,如來今現小靈山。」今日的印度靈鷲山早已式微,中國小靈山在趙樸初居士奔走下,一九九四年於祥符寺後興建「靈山大佛」,經三年完成。靈山大佛以世上最高的青銅釋迦牟尼立像著稱,高八十八公尺,比四川樂山大佛還高十七公尺,由一千五百六十塊青銅壁板焊接而成。大佛是依趙樸老「五方五佛」理念而設計,佛教以五佛配五方,即中央毗盧遮那佛、東方阿閦佛、南方寶生佛、西方阿彌陀佛、北方成就佛。此概念轉換至中國成為──東方靈山大佛、南方天壇大佛、西方樂山大佛、北方雲岡大佛、中央龍門大佛。名稱雖不同,理念上卻是佛佛道同。五佛是果,菩薩四大名山是因,佛教的因果修證在中國有了新的詮釋。靈山大佛勝境也是一部佛教史縮影,從佛陀誕生的「九龍灌浴」,悉達多太子含藏在蓮花中,一天四次蓮花綻開,九龍齊射十公尺高的水柱為太子沐浴,底下四周八組鳳凰流出八功德水供遊人喝平安。再往裡走,一座由紫銅鍛造,寬二十六公尺,高八公尺的巨幅「降魔成道」圖矗立眼前,描述佛陀苦行六年後,在菩提樹下發下「不成正覺,誓不起座」,最終降魔成道的情景。「佛足壇」,為佛涅槃前所留下的雙足印;「天下第一掌」是靈山大佛右手一比一的複製品;印度「阿育王石柱」、西藏「轉經廊」、中國「百子戲彌勒」等景致,象徵著南北傳及藏傳佛教的無遠弗屆。靈山大佛建成後,趙樸老重遊勝地寫下:「昔遊天竺訪靈鷲,嘆息空荒憶法華;不意鷲峰飛到此,天花爛漫散吾家。」 前一篇文章 【《易經》經典名句】飛龍在天 利見大人 下一篇文章 【賞心樂事】回憶就是創造--當音樂幻化為色彩世界 熱門新聞 01【詩】 颱風天裡播放Heisei2025.07.1402【修行在人間】佛心的慈視22025.07.1303【圖文書】《當你發現一顆剛剛好的石頭》 一顆石頭 一個新發現2025.07.1304【閃文集】印刷的奇蹟2025.07.1505儀式 創造不凡生活2025.07.1306【森活筆記】皺葉椒草 綠色解憂神器2025.07.1307做一棵照亮別人的「科技樹」2025.07.1308大馬關丹站VEGRUN 跑出綠色行動力2025.07.1509中職明星賽 挑戰8萬觀眾紀錄2025.07.1810【特搜啟示】2025.07.1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植物禪】庭園有佛祖 【異國風情】舊金山的另一種懷舊風情【人間植物禪】 花在生活中【異國風情】 大索爾親身體會更能感受的美【人間植物禪】生死循環【異國風情】西藏之美美在濃厚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