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之旅17》隨祖師參禪去 靈山大佛

杜荷/文 楊士賢/攝 |2009.10.23
1892觀看次
字級


 
東漢西域二僧迦攝摩騰、竺法蘭將佛法東傳,經數百年唐朝玄奘大師到西天取經,歷時十七年,返國後大興佛法。某日,應好友杭惲將軍之邀前往馬跡山,見地形酷似印度靈鷲山,便喚為「小靈山」,大小靈山從此東西呼應。

杭將軍捐出山地百畝,修建「靈山庵」,即今「祥符寺」,為馬跡山第一座佛寺。趙樸初居士為此典故留詩一首:「奘師到此留馬跡,馬跡之名非浪傳;千四百年證真實,如來今現小靈山。」

今日的印度靈鷲山早已式微,中國小靈山在趙樸初居士奔走下,一九九四年於祥符寺後興建「靈山大佛」,經三年完成。


靈山大佛以世上最高的青銅釋迦牟尼立像著稱,高八十八公尺,比四川樂山大佛還高十七公尺,由一千五百六十塊青銅壁板焊接而成。

大佛是依趙樸老「五方五佛」理念而設計,佛教以五佛配五方,即中央毗盧遮那佛、東方阿閦佛、南方寶生佛、西方阿彌陀佛、北方成就佛。此概念轉換至中國成為──東方靈山大佛、南方天壇大佛、西方樂山大佛、北方雲岡大佛、中央龍門大佛。

名稱雖不同,理念上卻是佛佛道同。五佛是果,菩薩四大名山是因,佛教的因果修證在中國有了新的詮釋。

靈山大佛勝境也是一部佛教史縮影,從佛陀誕生的「九龍灌浴」,悉達多太子含藏在蓮花中,一天四次蓮花綻開,九龍齊射十公尺高的水柱為太子沐浴,底下四周八組鳳凰流出八功德水供遊人喝平安。

再往裡走,一座由紫銅鍛造,寬二十六公尺,高八公尺的巨幅「降魔成道」圖矗立眼前,描述佛陀苦行六年後,在菩提樹下發下「不成正覺,誓不起座」,最終降魔成道的情景。

「佛足壇」,為佛涅槃前所留下的雙足印;「天下第一掌」是靈山大佛右手一比一的複製品;印度「阿育王石柱」、西藏「轉經廊」、中國「百子戲彌勒」等景致,象徵著南北傳及藏傳佛教的無遠弗屆。

靈山大佛建成後,趙樸老重遊勝地寫下:「昔遊天竺訪靈鷲,嘆息空荒憶法華;不意鷲峰飛到此,天花爛漫散吾家。」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