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物理獎去年將獎項頒給了奠定粒子物理重要基礎的日本物理學者小林誠、益川敏英以及日裔美籍學者南部陽一郎,而今年則頒給對生活有重大助益的三位美籍科學家,這之中的轉折引發學者專家的注目。孫慶成說,從理論角度來看,光纖與CCD不能算是物理知識上的重大突破,但三位得主的最大貢獻在於他們共同解決了當時技術上所面臨的困難、突破當時的科技瓶頸。
熟悉諾貝爾獎的人都知道,以往諾貝爾醫學獎、化學獎常是頒發給對人類生活有較大影響面的研究,而物理獎則較常頒給純理論上的創見,但從近年物理獎的得獎領域來看,則有別以往的常態,這也說明了諾貝爾跳脫了過往的邏輯。
對此,孫慶成表示,這三位科學家的獲獎不僅是實至名歸,也說明了只要對人類有所貢獻,無論是理論研究還是具體實踐,人人都有獲獎可能。
「隨著科技的進步,也讓科學家的研究成果發揚光大」元智大學通訊系副教授楊正任表示,光纖網路的問世,讓資料傳輸可以在短時間迅速完成,隨著光纖日益普及化,未來家家戶戶都有機會藉由諾貝爾得主的智慧結晶而體會更高速的網路傳播,讓遠距教學、視訊會議更加方便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