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高雄訊】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機械系副教授賴榮哲博士,從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開館至今,連續十二年每星期到科工館擔任導覽義工,是高雄市義工界少數的「博士導覽義工」之一;不少原來稱他「老師」的參觀者知道他的學歷後,都改口叫他「博士」或「教授」。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八十六年間開館初期,曾設有十八座長期性的展廳,想擔任導覽義工者,須先經訓練及考試及格才能取得各展聽的導覽資格。由於各展廳都不同專業內容,很難全過關,義工們形容這是科工館的「十八銅人陣」;賴榮哲花三年的時間才全部闖關成功,是科工館開館至今的第三位「十八銅人」。
科工館的十八座展廳後來有所調整,「十八銅人陣」成絕響,賴榮哲也因此成為最後一位「十八銅人」。此外,他後來還陸續通過約三十項不同領域的展場導覽義工考試,因此,目前科工館內近百名的導覽義工中,他是少數全方位的義工之一,難度較高的展廳,都由他接手導覽。
今年五十歲的賴榮哲,是德國漢諾威大學機械工程博士。他表示,對歷史及博物也很有興趣,留學時期常到處參觀,到高應大任教後,常就近到科工館參觀,正好看到在招募導覽義工。
賴榮哲闖「十八銅人陣」的過程,一點都不僥倖,每一展廳招募導覽義工時,他都報名參加,「一關接一關」。他表示,雖然有博士學歷,但隔行如隔山,每個展廳的內容都不同,如服飾訪織、電力設備、食品科技、水資源等包羅萬象,每關考試前,他項常「開夜車」準備。其中有一關準備不足,第二次才闖關成功。
他表示,長期以來,都把自己當學生,先融會貫通,上場後以深入淺出解說,如此才能讓參觀者在短時間的參觀過程中吸收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