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過動症 婦女難言隱疾

 |2009.10.21
1452觀看次
字級

白天尿尿次數超過8次、夜晚起來小解2次 罹患癥兆

【本報台北訊】膀胱過動症是婆婆媽媽常見疾病,據統計,國內有百分之十八的成年婦女都有膀胱過動症,深受頻尿、急尿、尿失禁等所苦,光是成人紙尿布使用量,去年就超過近七千萬片,耗費七億元。

台灣婦女泌尿暨骨盆醫學會秘書長、台中榮總婦科主任洪滿榮表示,一位三十多歲的劉太太懷孕期間,發現老公買衛生棉,懷疑老公偷腥,經老公解釋,才知道六十多歲的婆婆好幾年來忍受尿失禁,平常在家用紙尿布,但外出得用體積較小的衛生棉,礙於年紀大不好意思買,請兒子代勞。

洪滿榮說,罹患膀胱過動症,年輕女性通常是頻尿,動不動就有尿急感,年紀大的婦女則是一有尿意,卻來不及上廁所就漏尿,還有少部分患者則是解尿困難。

台灣婦女健康暨泌尿基金會董事長蘇聰賢表示,不少患者通常在症狀出現三年後,才會跟醫師討論,一般多以「少喝水、少外出、用護墊、穿寬鬆」等方式,來避免或隱藏這些尷尬問題。

但膀胱過動症常會影響患者的工作、生活,要出門都得先「規畫」附近廁所動線,不然那都不敢去,開會也常因尿急坐不住。而且夜尿、急尿容易增加跌倒與骨折機會,有婦女因此不敢出遠門,百分之六容易引發憂鬱症。另外,使用防護墊也易造成皮膚刺激及資源消耗。

蘇聰賢提醒,若白天尿尿次數超過八次、夜晚起來小解兩次,就可能已有膀胱過動症;患者若能找醫師治療、服藥,搭配常做凱格爾氏運動,同時也要減少菸、酒、咖啡及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