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點靈】化療毒性反應與處置

魏麗雲 |2009.10.19
3042觀看次
字級

化學治療產生的副作用因人、藥物而有所不同,當發生毒性時,可能會造成療程的改變,包括降低劑量、延遲治療或停藥,嚴重的毒性反應更可能造成死亡。

以下簡述常見化療藥物引起之毒性,包括皮膚毒性、神經毒性、肝腎毒性等。

一、皮膚毒性,包括手足症、掉髮等:

悆手足症:雖然不是嚴重威脅性命的副作用,但會使病患產生很大的困擾。常見的個別藥物包括Doxorubicin、Cytarabine、Docetaxel,以及Fluorouracil。而發生的機率則與劑量有關,包括最高的血中濃度及累積的劑量。主要症狀有皮膚疼痛性的紅腫,最後可能造成麻痺,發生部位局限於手掌及腳底。

對於手足症的治療,一般會以局部或全身性給予抗發炎藥物,但是改善此副作用成效有限,有研究顯示,維他命B6可改善手足症的症狀,但確切療效仍需更進一步的研究證實。

悆掉髮:由於毛囊細胞分化快速,容易受到化學藥物的影響,掉髮速度可能由微禿進展至全禿,但通常是可逆的。化療引起的掉髮無法避免,患者基於美觀可以假髮遮蓋。曾有研究顯示,頭部低溫處理或降低血流量,能減輕掉髮的嚴重性。

二、神經毒性:急性神經毒性較常發生於接受頸動脈灌注的頭頸癌病人,主要症狀為嗜睡、小腦失調、運動失調等。症狀包括意識混淆、激動、神經感覺性聽力喪失、定向力障礙、抽搐及深度昏迷。這些症狀通常在停藥後是可逆的。有研究建議,補充維生素B1能減輕神經毒性的傷害。

三、肝腎毒性:經由腎臟排泄的化療藥物,尤其是含鉑類的化療藥,例如Cisplatin。Cisplatin所引起的腎毒性通常是急性的,有劑量累積性的,是不可逆的。腎毒性臨床表現可能出現Creatinine clearance降低,以及腎臟鎂離子的流失,而化學藥物所引起的肝毒性通常會見到某些生化檢查值提高。

抗癌藥物不僅會破壞癌細胞,同時也會對正常細胞組織造成傷害,化療毒性一向為病患所詬病,治療療效與副作用如同魚與熊掌,往往不可兼得。

醫界一直企圖將化療所帶來的副作用降到最低,因此充分了解藥物治療所引起的毒性反應非常重要,以避免因副作用的產生,造成劑量降低或療程中止,影響腫瘤的控制,更可因此提升病患的生活品質,及減少醫療損失。

(作者為新店耕莘醫院藥劑部藥師  魏麗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