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台灣藝術大學校長黃光男正積極收回校地,希望拓展台藝大視野的同時,副校長林泊佑也共同分擔了文化創意育成中心的建設,期盼在政府如今熱烈推動文化創意產業這個當下,台藝大也能讓學生們實際達成「學以致用」,不只是創造藝術,更能以自己的技能,提供生活所需,真正成為一個藝術人。
「台灣優浮文化創意園區」座落在台北紙廠的舊址當中,林泊佑指出,原本紙廠占地三點九公頃,目前則由國家分為三個部分,分別出借大觀路旁的用地給板橋市政府作為簡易公園,以及北面的用地借給台北縣政府做公有停車場之用,另外就是將二點七公頃的用地無償出借給台藝大來規劃文創園區。 (記者邱麗玥攝)
訂定計畫 逐步完成
林泊佑表示,「建造一個文創園區實屬不易,除了校務基金提供了很大部分的支出,我們也積極申請各種經費,其中經濟部以及文建會的投入也是很主要的來源之一,而園區則以輔導文創廠商的方式作為回饋。目前已經有二十多家廠商進駐園區,以傳統工藝、玻璃工藝及金工為主。」
林泊佑強調,從籌備、裝修到如今即將開園,歷時三年,廠商也都陸續進駐園區,未來園區還有很多計畫正在逐步展開與實踐中。「很快地,到了年底,台藝大的系所,像是美術系、電影系以及多媒所等等,也都將入駐園區,我們也將持續輔導更多不同型態的廠商進駐,推估半年之後,優浮將更為生動活潑,充滿藝術多元激盪的活力。」
「截至開幕為止,園區內廠商與學校系所的比例還是七比三,不過隨著很多計畫仍在持續進行中,預估一年之後,比例將調整到五比五;再過一段時間之後,我想最終比例上會比較接近四比六。」
林泊佑表示,政府提供輔導金建立育成園區主要的目的有三:尋找有文化創意潛力的個人或廠商加以輔導,並且結合教學,推動他們對於產業運作的了解,實際成為產業鏈的一部分,最終當然是希望能創造實際的產能與產值。「而園區的建造就是為了這樣的過程能夠活血循環。」
台藝大畫廊開幕
推動重要使命前進
林泊佑認為,如果說要輔導人才,台藝大既為藝術大學,那麼未來有潛力投入文創市場的人才更是輩出,因此園區除了持續去輔導各種文創廠商,並會規畫讓更多系所能夠在園內建造工坊,也希望像排練教室能夠提供舞蹈、音樂、戲劇等系所使用,將園區的功能作最大的發揮。
談到產能與產值,林泊佑提起對於「台藝大畫廊」的期望。「都說凡事起頭難嘛,所以政府給予補助,希望我們在起頭的時候,生產過程可以比較不痛,撞牆期也能過得快一些,而最終的目的還是希望我們能夠壯大,可以自己有一個良性循環,讓這個園區得以長久經營下去。」
有鑑於此,林泊佑說,「所以畫廊我們規劃成營利單位,也聘請了專業經理人來營運,未來若能運作得好,可以預見畫廊的營收將成為園區除了校務基金以外,非常重要的經費來源之一。除此之外,應該是在一兩年之後,園區的經營會趨於穩定,整體的規劃會完備,屆時也會與廠商共商關於利益共享的方式,希望這個園區的維護是靠大家共同來經營,如此方能真的良性循環,永續經營。」

林泊佑指出,「目前不只是園區,廠商們也都還在一個初期的階段,所以園區這邊還沒有提出提撥費用的問題,有部分接受輔導的廠商其實已經開始有盈收,不過現在主要的營運經費還是來自於學校以及政府補助。」 (記者邱麗玥攝)
這個時代做事情要有,更要好!
提起對於園區的願景,林泊佑著實希望文化創意園區能夠「動靜皆宜」,不僅是靜態的藝術創作,也能有動態的表演活動在其中,豐富整個園區的生命力!「像不久前學校就成立了『台藝弦樂四重奏』,是由三位博士與一位碩士組成的,他們有兩位小提琴手,一位中提琴手,和一位大提琴手,中秋節那個周末他們已經開始在園區內進行移動演出了。」
林泊佑更表示,學校目前也設置了一級單位文創處來專門處理園區相關事宜,文創處的張國治主任也提案許多集體創作的活動,相信企劃完整之後,便能推出各式各樣有趣的創作活動來美化,和打造獨有的優浮園區景致。
在未來的兩年之內,林泊佑還有許多對於園區發展正在進行,以及規劃中的計畫。除了希望園區能逐漸由接受補助到能夠自營,還有和廠商將合作推動與社群互動的DIY教學;另外當然培養人才是一個重點,也希望可以展開研習班的授課,甚至像排練教室未來也能夠出租給一般民眾使用,不久之後外牆也可望打開,能夠更貼近社區鄰里之間,讓園區真正成為一個社群共有的美好生活空間。
林泊佑說:「這個時代做事情不能只是有,更要好!」他相信園區在這三年內能夠逐步按照計畫建構,未來也能夠繼續克服各種狀況,去完成台藝對於文化創意想要達成的使命和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