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蘅綜合外電報導】中國山東省膠州市板橋鎮的考古人員,近日在北宋時期遺址,發現黑陶製作的茶盤、瓷壺、角質篦子、青銅簪子等文物。據史載,北宋時期茶文化十分發達,與山東省青島嶗山道教崇尚道茶有歷史淵源。現在的嶗山茶,最早可追溯至七百多年前的宋代。
考古人員在現場發現黑陶製成的茶盤,做工精細,盤面十分光滑,但部分已破碎。據考古人員說,這個茶盤在當時是用於放置茶具品茗,北宋時期社會對茶葉的需求量大增,茶葉與米鹽一樣,成為民眾不可或缺的日常用品。
北宋時期的板橋鎮市舶司,為中國北方唯一的海上貿易通道,很多品種的茶葉都在此經營,茶葉交易十分活絡。
北宋時嶗山道教興盛成為顯學,嶗山道教崇尚道茶。據《嶗山縣誌》記載,一二七九年南宋滅亡,兩位妃子化裝成漁家女從水路逃至嶗山,之後在嶗山出家。二妃帶來貴族文化及南宋時期主流的生活方式:飲茶。她們攜帶的茶種適宜嶗山海邊的氣候,因此南宋宮廷貴族的飲茶習慣在嶗山得以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