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藝大校長朱宗慶表示,學校成立二十六年來,校友輩出,但也發現許多優秀的年輕學生,離開校園之後,反而沒有資源或支援可以持續藝術相關工作,或者要花費更多的心力與時間去摸索、磨合。因此,北藝大開始構思架構以「藝術」創業的輔導機制,並且成立了「北藝風」品牌。
「未來我們想做的是一個『共同營運平台』,可以說是以北藝風為中心,設立共同的行政以及管理部門,然後讓創業者能夠更專注於藝術創作與生產商品,這樣一來也能形成專業分工。」
劉怡汝進一步說明,以微型創業者而言,持有資本額較少,實則沒有餘力去雇用所謂業務人員、財管或行政人員等等,於是育成中心正在研討類似衛星城鎮的發展概念,嘗試讓創業者們能有共用的行政和管理人員;「當然這還是一個想法,很多操作層面都還在評估,而針對某些已知的問題,則正在尋求解決的方法。」
劉怡汝指出,其實國內外有不少集團企業的運作,正是衛星城鎮的操作模式,而且大多獲得廣大的成功,這些集團企業通常都是總公司為主體,旗下有許多子公司或子品牌,專業營運他們擅長的項目;例如像國外有一間設計公司就是開放很多子品牌去做不同的設計,於是同一間公司當中,他同時能夠接洽建築設計、平面視覺、策展等多種業務;「北藝風未來想要發展的計畫,就是這樣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