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奇觀】捕蟲高手馬蜂

莫清華 |2009.10.01
1535觀看次
字級

馬蜂,是對蜜蜂以外的蜂類的通稱,全世界已知有五千種以上,中國記載的有二百多種。

夏秋季節,馬蜂在玉米地裡爬進玉米纓子中,把深鑽在裡面的玉米螟幼蟲一條一條地拖出來,攔腰咬斷,嚼成肉團,然後銜著它飛回巢穴,餵養幼蜂。在棉花田裡,馬蜂用同樣的方法,從花朵和棉桃上捕捉棉鈴幼蟲;在山林裡,馬蜂也是多種害蟲的天敵;牠還以蒼蠅、蚊子等為食。牠捕到害蟲,僅僅取食其中一點,丟棄大部分,這種「多捕少吃」的優點是其他益蟲益鳥所沒有的。

小小的馬蜂,還曾拯救過德國古城愛爾福特的著名歷史文物。愛爾福特的大教堂有一個名叫克拉納赫的神壇,名字來源於它的一個木質屏風。西元一五二○年左右,著名畫家魯卡斯‧克拉納赫在這個屏風上繪製了聖卡塔琳娜祕密訂婚的油畫。

二○○六年,人們發現這個由椴木製成的屏風受到木蠹蟲的侵襲,已經出現了好多蟲穴。專家想出一個妙法:用大型塑料紙將屏風包住,捉來馬蜂放入其中,馬蜂「不負使命」,將木蠹蟲撲食乾淨。

馬蜂對環境的敏感反應,大大高於人類。春未夏初,鄉里人看馬蜂窩的高低,就能判斷當年颱風對所在地區的影響。如馬蜂窩掛得高,那就表示這一年沒什麼大的颱風,反之則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