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自小從命名開始,老爸老媽就按慣例拿著我的生辰八字去找「算命仙」,慎重其事給了一個好名字。及長,舉凡學業、婚姻、事業等也脫不了這層關係。遇到有特殊抉擇的關鍵時刻,除了拜佛祖祈福之外,「算命仙」的話仍然成為做決策的判準。雖然也有老一輩的人常說:「算命如果算得準,那算命仙都成了大富翁了
?」但奇怪的是,當人一遇到問題或難以抉擇時,自己似乎也失去了決策能力,找「算命仙」又成了不二的選擇。
經歷了一段人生歷練後,漸漸感受到,不管算命準不準,一但被預言了些什麼,自己就會不由自主地跟著走,卻也常常有「怎麼不是這樣!」的錯愕,原來之前的還不夠準,再去找一個更準的算命仙來請教請教吧!漸漸的,一忙下來,也就讓算命在我的生命中消聲匿跡。慢慢地,接觸到佛教,漸漸的體會到「若要怎麼收,就要怎麼做。」的緣起法則。
佛教經典中,曾經提到一名以演奏維生的樂師,想向富翁乞討一頭牛,但富翁並不想平白無故損失一頭牛,卻又害怕被冠上吝嗇的名聲,就故意出了一個難題:「如果你可以日夜不停的演奏,長達一年,那麼這頭牛就屬於你的了!」單純率直的樂師一聽,心中十分歡喜,竟連續演奏了三天三夜未曾懈怠,最後感動了富翁,差遣家丁,將牛送給了樂師。因為樂師的篤實心態與精進努力的信念,讓他完成了原本不可能實現的夢想。
猶記得,「哈利波特」甫上市,我也跟上搶購的熱潮,沒有看完,就是捨不得睡覺。魔法學校中,飛天、遁地、隱形、占卜等林林種種的魔法,暫時滿足了心中對神祕經驗的嚮往。只是,闔上書,回到現實生活,我還是得靠自己完成生命中種種的使命。體悟到只要肯用心,就是自我人生舞台上最佳的魔法師,好因好緣自然現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