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球日 9縣市同步環保

陳瑞娟 |2006.04.23
574觀看次
字級

【記者陳瑞娟台北報導】昨天是世界地球日,國內環保團體在台北、台中、花蓮等九個縣市,同步發起「快樂綠生活‧回收愛地球」活動,提出生活回收新主張,邀請民眾一起回收廢電池、碳粉匣、墨水匣,共同作個綠色生活家。

台北市環保局長陳永仁說,以廢電池來說,目前回收率不到二成,可見有大量的廢電池被送進焚化爐或被隨意丟棄,勢必造成環境污染。除廢電池外,墨水匣也是一大問題,因為台灣家庭擁有印表機的情況普遍,預估每年約增加一百萬台。

正歡慶四十周年慶的慈濟基金會,也在這天發起「與地球共生息」身心靈環保體驗活動,號召大家共同投入資源回收、愛護環境的行列,將環保理念化為行動;活動不僅有青年學子參與,還有人全家大小攜手參加,更有不少企業名人響應。

有不少企業名人挽袖參與這次活動,包括新光投信第三代吳欣嬡、欣欣晶華影城副總廖偉銘、德意志台灣分公司董事長白育名等,一早就到慈濟內湖回收場,參與資源回收,並呼籲大家一起做環保。吳欣璦平日在家就會幫忙做廚餘回收;廖偉銘白紙一定兩面用,平時自備環保碗筷、環保杯;白育名則做了回收工作,才知道資源回收要分這麼細。

許多參與者認為,做環保可以練就柔軟身段,學習放下與知足惜福,真正去做了,才能了解資源回收也是一門「專業」學問,光是紙類就分白紙、有色紙;廢棄卡帶還需將螺絲拆解下來,和塑膠外殼分開,他們除了認識環保進行方式,也能體會環保志工的辛苦。

除環保回收外,慈濟全台五十六個分會,也發起在各城市掃街,而在台北東區的掃街活動,同樣吸引不少企業人士響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