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波士頓電】前行政院長謝長廷二十一日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發表第三場專題演說時表示,台灣如果有需要,不排除訪問中國大陸,但不會為了去而去。不過,他也指出,他在台灣事情一大堆,如「有人要我選市長」之類的,所以目前沒有計畫。
延續前兩天演講主軸,謝長廷以「主體與開放的台灣大戰略」為題,向兩百多位新英格蘭地區學生,闡述他的共生理念與兩岸關係議題。
謝長廷認為,兩岸間,對台灣有利的事項都應開放,而三通在經濟上對台灣有利,因此他贊成開放兩岸三通,但他在擔任行政院長期間沒有實現,是因這項議題是由國家安全會議決定。
謝長廷表示,兩岸維持現狀、台灣未來前途由台灣人民決定、要求大陸撤除瞄準台灣的飛彈,持續推動與北京對話等四大議題,是兩黨間較易達成共識之處。
謝長廷指出,兩岸協商是要政府對政府間的協商,因政府間的協商才有公權力,人民的損失也才有保障。
對於台灣主體性議題,謝長廷見解與國民黨主席馬英九不同。
謝長廷說,在台灣主體性的概念上,馬英九認為台灣是一個政治實體,但他認為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只是不用一天到晚強調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