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基隆訊】許多人為靜脈曲張所苦,三軍總醫院基隆分院心臟血管外科醫師柯宏彥指出,治療靜脈曲張可選擇雷射治療,另外,應避免穿高跟鞋、長時間站立或久坐。
柯宏彥說,下肢靜脈曲張是指下肢表淺靜脈不正常彎曲及擴張情況,年逾四十歲人口中,約有一半的人,有此病症;有家庭病史、年齡逾五十歲者、女性、需長期站立的工作者(每日站立多於六小時)及肥胖者,更是高危險族群。
他表示,治療靜脈曲張,可用藥物注射、血管外雷射或脈衝光、外科抽除或是血管內雷射等多種方式。其中,血管內雷射治療,是在膝蓋內側做一個約零點三公分切口,以超音波導引定位,放入極細的光纖導管,找到患處,用雷射光束燒灼,阻斷曲張的靜脈血流,傷口小、恢復快,不必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