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有記憶閱讀開始,我最感到興趣的書只有一本,就是這本有關自然的《與大自然捉迷藏》。
這本書中,沒太多文字,而是用許多圖片引導我們進入書中的世界,我們可以找出躲起來的各種昆蟲、鳥類及動物,並細心觀察牠們,知道牠們為了躲避敵人,保護自己,所做出的保護色及擬態。
我覺得最會躲的生物有蛙類、蛇類和竹節蟲。蛙類,從小指頭大的小雨蛙,到重三、四公斤的非洲霸王蛙,都各有謀生本領,不關是夜行性、保護色、警戒色、跳躍、劇毒等都不同。台灣的三十種蛙類具有良好的保護色,白天躲在泥穴、落葉堆、土隙裡,體色與環境相似,這就是敵人找不到牠們的原因。
光是看見就令人毛骨悚然的蛇類,從十幾公分到十公尺長的大蟒蛇,體形大小差異很大,有的對蟾蜍毒不起反應,有的很特別只吃蛇,像王蛇等。大多的蛇類都很會用保護色,所以牠不只能避開天敵的眼睛,還能不被獵物發現。
在鄉下野徑旁邊的草叢中,有時會發現樹枝好像在移動,其實那是竹節蟲啦!竹節蟲因為沒有武器,所以保護色與擬態就是牠生存的方式。牠還有一招,就是會噴臭液來逃命呢!
因為人類濫墾過度破壞森林,再加上各種天災,大自然的物種正在漸漸消失當中,所以我們應該好好保護地球,並珍惜我們現在所擁有的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