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綁架了文化創意? ─如何找回我們的自由文化
作者:勞倫斯.雷席格 Lessig, Lawrence
譯者:劉靜怡
出版:早安財經
本書作者有「網際網路時代最重要的智慧財產權思想家」之稱(《紐約客雜誌》語),亦經常被視為文化環境主義者(cultural environmentalist)的領袖。書中旁徵博引諸多發明(柯達相機、新興媒體、校園網路,甚至電影、唱片工業等等)的簡史及發明問世時的法律環境,引導讀者審思「若當時的法律規定並非如此,該發明的命運會怎麼樣?現今的人們又會蒙受什麼樣的損失?」進而檢視「自由文化」傳統轉變為「許可文化」的軌跡。
犬的記憶
作者:森山大道
譯者:廖慧淑
出版:商周文化
「與其說攝影是記錄,毋寧說攝影是記憶,一連串記憶積累的歷史過程。同時也是時間的化石,更是光影的神話。」--森山大道。
自喻為野犬的森山大道,自八○年代陸續寫就了《犬的記憶》、《犬的時光》、《犬的記憶──終章》等野犬三部曲,被譽為是進入大師世界的代表性自傳書籍。其中尤以《犬的記憶》一書為重,1982年首次出版;2001年復刻文庫版出版至今十餘刷;2004年出版英文精裝版。
天使遺留的筆記
作者:凱斯/布魯克.德塞里奇
譯者:林雨蒨
出版:春光出版
五歲的艾蓮娜,在她生命正要綻放的時刻,卻罹患了腦癌,她一天天的失去說話能力、視覺範圍漸漸縮小、雙手開始麻痺,卻仍努力在紙上畫下一顆顆的愛心,寫下一句又一句的「I Love You」,偷偷地將這些紙條藏在家裡的各個角落,希望在她永遠的離開之後,可以成為她留給家人最後的禮物……一個五歲的小女孩,在用她人生最後的九個月,用畫、用心、用生命,和一張張貼心的小紙條,讓每個認識與不認識她的人,學會了什麼是愛。她生前的畫作如今懸掛在美國辛辛那提博物館的畢卡索畫作旁名為「I Love You」
救救我!
作者:紀優‧穆索 (Guillaume Musso)
譯者:張懿德
出版:皇冠文化
28歲的法國女孩茱麗葉為了一圓舞台夢,離鄉背井到紐約尋求發展,可惜事與願違,她既沒當上大明星,連生活都過得拮据不堪,落得成為咖啡店的女服務生。三年候茱麗葉終於認清自己失敗的美國夢,決定回到法國的茱麗葉突發奇想,穿上室友的面試套裝,到曼哈頓享受在美國的最後時光。穆索細膩地結合愛情、懸疑與玄奧的功力,就像一杯雞尾調酒,字裡行間的滿溢才華,切入的關於人生的議題:愛情、友情與親情。
我的潛能,無限
作者:屈克.亨利.休斯
譯者:張懿德
出版:天下文化
生命鬥士派屈克‧亨利‧休斯活出愛與夢想的8堂課。派翠克.亨利‧休斯生來就伴隨著多重罕見基因異常:手不能伸直,腿不能站(更別說走)。最令人震驚的是,他生來沒有雙眼,此生注定看不見。派翠克的父親,不禁要問老天:「為什麼是我的兒子?」即使如此,派翠克的父母從來不放棄希望,他們不但要讓兒子像正常孩子一樣長大,還要協助他盡可能發揮潛能。因為擁有堅定的樂觀、幽默和勇氣,派翠克相信自己的潛能無限,並不斷向不可能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