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問/台安敦南心智發展中心行政講師許翠端
小熊寶寶早上很幸福的坐著爸爸的車子來到森林小學,和以往一樣,跟爸爸媽媽說再見後,就自己走進校園,但小熊媽媽卻趴在車窗上,很憂心的對小熊爸爸說:「你有沒有發現我們家的小寶貝怪怪的啊!」小熊爸爸一點也不懷疑的回答媽媽說:「不會啊!我們家的小寶貝好得很呢!」(圖/李雅惠)

熊媽媽還是搖搖頭說:「小寶貝昨天跟你去爬山,跌得鼻青臉腫的,你還說他好得很?你看!他的聯絡簿老是抄得哩哩落落,寫作業也不好好寫,叫他坐好,沒兩下又像毛毛蟲一樣趴下去。」媽媽一口氣把最近對小熊的種種憂心都念了出來,爸爸看到媽媽這麼煩惱,反而笑著說:「小寶貝再長大一點就自然會好了啦!媽媽,別擔心!」
幾個星期後,山羊老師在聯絡簿裡寫說,小熊最近上課表現不是很好,因為他總是趴在桌子上,又漫不經心的,叫他坐好也坐不住,在座位上扭來扭去,請爸爸媽媽多關心小熊最近的狀況。媽媽看了實在是太擔心了,但爸爸卻還是覺得:「坐不住又不是什麼大事,長大就會好了啦!」
隔沒幾天,山羊老師又留言說,小熊的體力好像比別的同學差,不只是常常跌倒,還很虛弱,許多活動都沒辦法參與呢!
後來,山羊老師的留言越來越密集,讓原本一點也不擔心的小熊爸爸,也開始皺起眉頭來了。究竟是山羊老師太緊張呢?還是小熊爸爸太大意了呢?孩子真的長大就自然會好嗎?
幫助他快樂長大
每個孩子的成長歷程多少會有些差異,但不會相去太遠。只要爸爸媽媽細心觀察,就可以發現孩子有哪些地方「怪怪的」。但是很多家長在發現孩子行為表現「怪怪的」的時候,總以「孩子還小,長大就會好」來安慰自己,事實上,這就是許多發展異常的孩子,錯過療癒關鍵期的原因之一。
就像大人每年都要做身體健康檢查一樣,有專業的醫生與治療師幫忙,在孩子發展的每一個關鍵,都做到早期預防與早期改善的功夫,未來就不用辛苦的治療,甚至還可能發揮想像不到的超水準演出呢!
(本文同步於教育電台FM1 01.7週六11:00~11:30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