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集】「瀚海」詞義的演變

汪明遠 |2009.09.08
1130觀看次
字級

在漢魏六朝時,「瀚海」就有「浩瀚的大海」之意,即指今呼倫湖、貝爾湖、貝加爾湖等。《史記‧衛將軍膘騎列傳》:「(霍去病)封狼居胥山,禪于姑衍,登臨瀚海。」《漢書》中也有類似記載。唐代以前的注家,均把《史記》、《漢書》中的「瀚海」注為:一大海名。

《北史‧蠕蠕傳》中,也多次提到「 瀚海」,據學者研究,其中之一可能指的就是現今的貝加爾湖。

唐代時,「瀚海」一詞經常出現在詩文典籍中,如高適〈燕歌行〉中就有這樣的詩句:「校尉羽書飛瀚海,單于獵火照狼山。」這裡應外合的「瀚海」,指的是蒙古高原及其以西今準噶爾盆地一帶廣大地區。

西夏時,「瀚海」指的是靈州(今寧夏靈武西南)以南一帶的沼澤地(見《西夏書事》)。

元代時,「瀚海」一詞開始用來指稱「沙漠」義,如今新疆的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就曾被稱為「瀚海」(見耶律楚材《西遊錄》);明代以後,「瀚海」即專指戈壁沙漠了。

由此可見,「瀚海」原本指的是「海」,即北方的大湖,後來指沼澤,北方廣大地區,戈壁沙漠。

其詞義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變化?也許是因為北方古代雨水豐富,湖泊遍布,後來氣候發生變化,雨水減少,北方的湖泊逐漸乾枯、消失,甚至變成一片沙漠。這導致本指北方大湖的「瀚海」一詞詞義,也隨著自然地理狀況的變化而發生了變化。

《漢語大詞典》、《辭海》也明確指出「瀚海」一詞的詞義變化:其「含義隨時代而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