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流感死亡第8例 死後才驗出陽性

 |2009.09.08
1103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昨天公布,國內新流感新增七名住院病例,以及第八例死亡病例,個案是台北市七十七歲男性,有肺纖維化病變病史,死後才驗出H1N1陽性反應。

台北市衛生局長邱文祥表示,新增死亡病例原就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及慢性自發性肺部纖維化病變等病史。八月二十八日出現發燒症狀,先到診所就醫,三十一日出現喉嚨痛、呼吸困難,經醫師診斷為肺炎,住進醫學中心接受治療,當時經快速篩檢為陰性。

這名病例九月三日因肺炎併呼吸衰竭死亡,過世後才驗出H1N1陽性反應。與病患同住的家人有三人,目前都沒有症狀。

外界質疑這個案例是否意謂基層防疫第一線失守?邱文祥指出,這名個案相當特殊,包括病程發展快,且原本就有肺纖維化病變病史,醫學中心也對病程有相當掌握,還不至於所謂「防疫第一線失守」。

根據健保局資料顯示,國內平均每天約有一萬兩千多名急診患者,換算下來,每天約有兩千五百名自覺病情嚴重的類流感患者到各大醫院急診室就醫。與十天前相較,短短十天之內,每天類流感急診患者就增加近千人。

衛生署疾管局長郭旭崧指出,七名新增新流感住院案例中,分別為四男三女,年紀從十三歲至七十三歲,國中生及青壯年及中年患者,就有六人,另一人為七十三歲男性。

最近各醫院門診多了不少新流感小病童,高雄長庚兒童感染科主任黃高彬指出,許多「大小孩」在感染病毒後,症狀不明顯,又跟其他「小小孩」玩在一塊,變成了群聚感染,確實讓家長防不勝防。

8大症狀速就醫

新流感症狀與季節性流感差不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出「八大危險症狀」的判斷指標,患者如果出現呼吸短促、發紺、呼吸困難、血痰或有顏色痰液、胸痛、意識改變、高燒持續三天以上、低血壓等症狀時,一定要立即就醫,接受臨床處置。

新流感病毒的傳播方式,目前公認主要藉由飛沫或接觸等途徑而傳播感染,至於空氣傳播方式大多是在特別情況下發生,如執行氣管內插管、氣管鏡檢查等醫療行為。

為此,疫情指揮中心最近行文至各醫療院所,提醒醫療人員,在收治處理有呼吸道症狀的人,應戴上外科口罩,沒有口罩時,務必以手帕、衛生紙擋住口鼻,衣服、衣袖也可暫時應急。

一般健康的民眾在處於平時生活環境中,目前仍不用佩戴口罩,只要勤洗手,並維持良好的手部衛生習慣,落實呼吸道咳嗽禮節即可。上學、上班的民眾,如出現發燒、類流感等症狀時,至少要在家休息數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