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奧開幕表演 不了解聽障文化

國任(台北市/社會工作者) |2009.09.07
1194觀看次
字級

在亞洲第一次舉辦的聽障奧運,前天的開幕典禮,全球焦點是台北的藝文界,能端出什麼樣的表演?

大會請賴聲川等台灣首屈一指的藝術文化表演團體共襄盛舉,我為了體驗聽障人士觀看表演可能的感受,看電視轉播時特地消音,遺憾的是,整場能呈現聽障特色的節目少之又少,幾乎是結合聲光取悅聽人的表演,一些表演因有聲音輔佐,讓人覺得很棒,但消音後幾乎讓人看不懂,不知看播的外國人士會怎麼想?

我不知道聽奧開幕典禮的籌備,有無考慮到聽障人士的感受,聽奧的精神之一是靠肢體動作、創意及色彩顏料傳達意念,不用翻譯就能讓觀賞者感受動感,如今開幕典禮表演,推出那麼多必須靠聲音輔佐,才能彰顯表演的美好,聽障人士究竟能對節目內容感受多少?

或許這樣苛責籌備單位很不公平,其實我也無意苛責,只是想反映台灣對聽障文化了解的貧乏,就算請來頂尖聽人文化藝術工作者也一樣,沒感同身受的設計出無聲,依然能震撼人心的表演。

其實,不只聽奧開幕典禮,早從聽奧的宣傳廣告,到聽奧藝術月,我很努力的尋找,卻都很難發現聽障團體的身影,站台宣傳的不是政客就是藝人,而且九成九都是聽人,聽奧藝術月的各項表演活動也很精采,但完全是以聽人為主體,聽障奧運不該是聽障人士來主導的體育活動嗎?為何聽障人士被排除在外,比配角還不如。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台北市長郝龍斌要不斷出現在聽奧的宣傳場合,不去處理更該被關心的貓纜、柵湖線及新流感疫情,還有敦化南北路的奇怪單車自行道、台北混亂的交通,和永遠不平坦的道路等,只是不斷地出現在聽奧宣傳場合,排擠了原本才應該是主角的聽障人士。

看完聽障奧運開幕典禮,我可確定聽障奧運是由聽人主導,權力與資源掌握在聽人政客手上,聽障人士只是競技場上的選手,其他表演與活動都和他們無關。希望未來的各項比賽,把聽奧還給聽障人士,不要再有聽人搶盡鋒頭,而聽障選手卻淪為跑龍套的配角。

國任(台北市/社會工作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