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移民麗萍在NGO幫忙下,規畫開手工飾品店。記者李祖翔攝
「生涯不該只有一種選擇,未來應有無限可能。」對SOHO協會來說,沒有人不能創業,尤其是想擺脫貧窮惡性循環的弱勢家庭,更不能放棄夢想,而主辦協助弱勢微型創業的中華社福聯合勸募協會秘書長周文珍認為,NGO能做的就是「社會投資」,改變弱勢困境、創造公共利益是NGO存在的目的。
來台七年的新移民麗萍,在家鄉福建福州原來開服裝設計公司,嫁來台灣後,礙於法令規範,將近六年「不得工作」,由於先生工作不穩定,若非聯合勸募協助經濟弱勢的單親、新移民家庭創業,生活還真苦不堪言;現在麗萍熬到舊制法規定的第七年,得以工作,也能設計衣帽等飾品,等待覓得店面就能開市了。
SOHO協會理事長張庭庭表示,創業是追求夢想,也是求個溫飽,但以社會弱勢而言,他們難以創業的原因未必像一般人一樣是缺少計畫和資金,多伴隨如家暴或單親的陰影。
周文珍強調,NGO不以營利為目的,協助微型創業組織本身無利可言,但透過聯勸「回捐」機制,讓成功個案每月依能力捐款,把協助創業的程式傳承,讓更多弱勢受惠。聯勸舉辦的「公益2.0」邁入第二屆,網站:www.heart20.url.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