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經典名句】主不可以怒而興師 將不可以慍而致戰

公孫策 |2009.09.04
18474觀看次
字級

名句的誕生

明主慮之,良將修之,非利不動,非得不用,非危不戰。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
──《孫子.火攻》

完全讀懂名句

英明的國君要深思熟慮戰爭的慘烈代價,好的將領要熟習戰術。不確定對國家有利就不可以發動戰爭,不確定能獲致戰果就不用兵,非情況危急不輕易開戰。國君不可以因為發怒而宣戰,將領不可以在惱怒情緒下出戰;對國家有利才行動,對國家不利則停止。

兵家詮釋

●張 預:因怒興師,不亡者鮮;因忿而戰,罕有不敗。(因忿怒而宣戰,很少不亡國的;因為忍不住怒氣而出戰,很少不吃敗仗的。)

●《尉繚子》:發起戰爭決不可以憑一時的忿怒。看見有勝利的把握就可以發起,沒有把握就不可妄動。

實戰印證

三國時,東吳大將呂蒙偷襲荊州,殺了關羽。蜀漢昭烈帝劉備要為關羽報仇,不惜破壞諸葛亮在〈隆中對〉就訂下的最高戰略「聯吳制魏」,興兵攻打吳國。因為是怒而興師,主帥親臨第一線指揮,大軍自巫峽到夷陵「連營七百里,與吳軍對峙超過半年。」

這些決策都違反兵法原則,顯見盛怒影響了決策品質。結果,被吳國大將軍陸遜火攻,燒得大敗。劉備僅以身免,逃到白帝城,看到蜀軍屍首浮滿長江,羞忿難當,最後病死在白帝城。

南北朝時,北方分裂為東魏與西魏。起初東魏較強,東魏丞相(當權軍閥)高歡親率三路大軍攻擊西魏,西魏大將軍(當權軍閥)宇文泰也親自領軍對抗。宇文泰以奇襲戰術擊潰東魏先鋒部隊,先鋒將領竇泰自盡,逼使高歡不得不撤軍。

高歡兵敗,連帶影響到他的權力穩固,因此,翌年又發動二十三萬大軍,分兩路夾擊兵力不足的西魏。依正統兵法,高歡兵多氣銳,卻是遠道而來,宇文泰應該堅壁清野,消耗敵人的糧食與銳氣才對。

但是宇文泰分析:「高歡一心只想一雪前恥,不惜大規模動員,由於東魏兵士厭戰,高歡必須催促軍隊前進,而且急著一戰,犯了『忿兵』大忌。一戰可擒。」果然,惱怒之氣蒙蔽了高歡的心智,中了宇文泰的埋伏,東魏軍大敗,傷亡高達八萬人,且自此強弱易勢。

名句可以這樣用

國君、將領,乃至企業、團體的領導人,都不可以因為忍不住「一朝之忿」而做出錯誤決策。要知道「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後果是何等嚴重,所以切忌「怒而興師,慍而致戰」。(商周出版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