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載屏東縣那瑪夏鄉千名受災村民,被緊急安頓在佛光山安置中心,這些受災的原民家庭多數信仰基督教,他們的小孩從小受洗,已習慣了禮拜與牧師。
來到佛光山,他們所見都是出家法師,但安置中心為了讓他們心靈有依託,特別設置了一間祈禱室,成為佛寺裡的小教堂,也請來牧師,幫助他們心靈重建。看了這則報導,眼前就浮現了在佛寺中有教堂、法師裡有牧師,比伊甸園更美麗的世界。
天地不仁,把人間變成煉獄,把人變得你爭我奪、面目猙獰、語言暴力,連有「聖人」之稱的監察院王院長,都情緒失控地脫口說出重話。
反觀佛光山等許多宗教團體,沒有聲音,只有作為,尤其在行動中,除了接受安置不同信仰的同胞,甚至在自己的廟堂內,為不同信仰同胞的心靈著想,設立了祈禱室,這正是超越宗教、族群、立場的無私大愛表現。
天地不仁,是一場測驗、一種歷練,更是一種考驗。從種種面向觀察,佛光山的作為像是水晶球,讓我們清楚的看到只要有無私的愛,就可以包容、超越、付出,可以把悲苦化成安樂,更可以把地獄變成天堂。
宋玉澄(桃縣龍潭/文字工作者)